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稀土矿“贱卖”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1-12-24 10:04:36  


  
我们对稀土为什么没有“定价权”? 
 
  稀土的“白菜价”早已是过去

  稀土近年来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焦点在于价格问题。尤其是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值大涨,而中国出口的稀土却卖了“白菜价”,两相对比,确实令人愤懑。

  虽然从1998年开始,国家启动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但中国稀土低价出口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扭转,2005年前后,稀土价格低至每公斤16元,被媒体戏称为“比猪肉还便宜”。不过,稀土价格低也不能全归结为“贱卖”,稀土之所以卖出“萝卜价”、“猪肉价”,需求疲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价格要看世界需求“脸色”。更何况,现在的稀土价格是史上最高价位水平,只是非财经类媒体甚少报道而已。

  今年6月份,纯度≥99.99%的稀土单一氧化物——氧化铕已达到了1900万元/吨,而该产品5月上半月报价仅为820万元/吨,短短1个月涨幅超过1000万元/吨。此外,氧化铽、氧化镝也有1倍以上的涨幅,可以说,现在稀土已经不是“白菜价”,而是“白银价”。如果这个价格仍然让中国吃亏,如果将来西方国家真能像某些专家说的那样以“上百倍,上千倍”的价格卖稀土,那么稀土的价格将会是黄金的数十倍,美国的几家稀土矿公司能将美国不产稀土的州全部买下来——这可能吗?

  究竟什么是“定价权”?

  无论出口稀土还是进口大豆,人们对中国对外贸易“吃亏”的反思,大多最后都要回归到对痛失“定价权”的检讨,那么“定价权”究竟是一个什么权?经济生活中存在这个“定价权”吗?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我们可以将定价权归纳为:制定令对方接受的价格的能力,按照定价权鼓吹者的说法,当你在某个领域内形成绝对垄断,那么你就掌握了“定价权”,可以随心所欲的制订价格。

  但问题是,如果这个所谓的“定价权”事实存在,那么其鼓吹者就不用担心中国稀土的价格,因为中国出口的稀土在市场份额上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垄断势态。而所谓美国农业公司掌握中国大豆的“定价权”的意思,究竟是说中国的大豆生产企业无法以比美国企业更贵的价格把大豆卖给中国公司(货比三家,谁便宜买谁的,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还是无法以比美国企业更便宜的价格把大豆卖给中国公司?后一种假设只怕找不到任何事实支撑。

  尽管“定价权”这个词很可能是受期货市场双方议定“点价”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但在期货市场上也找不到所谓“定价权”的存在,因为期货市场既不能在物价超低时把物价定高,也不能在物价高企时把物价定低,期货市场只是反映现实价格或发现未来价格趋势。期货“点价”约定过程中,双方在合同上约定以未来某时的期货收盘价进行交易,看起来好像是在为货物“定价”,但这个价格是多少双方其实都不知道,而且最后这个收盘价,通常临近现货月,仍然由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中国卖什么什么就便宜”,按照一般的理解,这就是失去“定价权”的恶果。但问题是,如果你的需求或供给在整个市场上占的比例非常大,大到影响或改变供求关系的地步,那么发生这种情况就是必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是最大的稀土出口国,如果中国大幅提高大豆进口数量,必然会造成供给的紧张,造成涨价,而如果中国大幅增加稀土的出口数量,也必然会导致供过于求,形成跌价,对如此简单的供求关系原理视而不见,而去寻找虚无缥缈的“定价权”,实在是缺乏基本的市场常识。更何况,稀土和大豆都是价格波动很大的商品,其价格变化既有利于中国的时候,也有不利于中国的时候,“吃亏”还是“占便宜”,完全取决于具体市场主体的决策能力,只不过在关注“定价权”的人士眼中,这一点总是被选择性的无视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