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推进金融改革 银行该扮演什么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12-02-03 08:42:37  


企业贷款难,银行应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中评社北京2月3日讯/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内地部分地区自去年出现了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而银行却纷纷紧缩贷款规模的做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银行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的讨论。央行条法司副巡视员刘向民近日在财新《新世纪》杂志(2012年第3期/出版日期2012年1月16日)撰文“如何理解银行社会责任”,文章表示,“应在尊重市场原则的基础上提倡银行承担恰当的社会责任。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详文如下:

  201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出现了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许多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银行业利润却持续高企,以至于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利润太高了,不好意思公布”。
 
  有论者认为,在货币政策转向的大背景下,银行惟利是图,不顾企业死活,一味收贷,压缩贷款规模,或以各种形式变相收费,抬高利率,结果迫使许多小企业去借高利贷,甚至出现了少数企业主和从事民间借贷的人士跑路、跳楼的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似乎就是,银行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作为国有银行,更应该责无旁贷,出手救助困难的企业和地方经济。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银行社会责任?银行应当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 企业为何要讲社会责任
 
  企业为何要讲社会责任?显然,企业不是慈善组织,不是公益组织,企业的存在首先是为了获得利润,为投资者创造回报。这是区分赢利机构和非赢利机构的根本标准。因此,更恰当的问题应该是,企业是要讲社会责任地赢利,还是不讲社会责任地赢利?
 
  在古典经济学看来,这个问题不应该存在,因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使每个个人和企业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得社会利益最大化。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正是这一理论基础中推导出了所谓“股东至上主义”,即企业的目标只有一个,亦即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如果要求企业对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就会使企业脱离赢利的本质,造成企业效率的损失,并进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然而,“股东至上主义”有赖于两个前提:第一,企业没有外部性,即企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完全一致;第二,分配公平。显然,对很多企业而言,这两个前提很难同时成立。这就引出了科斯所说的社会成本问题。由于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差异的存在,而市场又不能够完全消除这种成本差异,因此就有了外部性问题。这种外部性大量的以负外部性的形式存在,但也有少数正外部性的存在。从理论上说,正外部性过大以及私人好处过小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必然不足,而应该由政府或公益组织提供,如国防、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等典型公共产品。
 
  以上显性的外部性,是要求企业讲社会责任的首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社会公平问题,也可称之为“隐性的外部性”或“道德上的外部性”,也是社会成本的一种。比如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的血汗工厂问题。一天1美元的工资可能就是当地劳动市场出清的市场有效工资,但在发达国家的公众看来就是极度的不公和赤裸裸的剥削。耐克就曾经因为血汗工厂问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产品也遭到抵制。
 
  两种外部性的存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客观要求。从企业的角度看,承担社会责任是有利的、双赢的,因为可以减少负外部性或避免社会冲突。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承担恰当的社会责任能够为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为企业带来好处:减少与社会冲突、摩擦的风险;减少浪费、更好地利用资源;改善与监管者的关系;提升品牌形象,积累无形资本;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和生产力;降低资金成本等。企业主动承担恰当的社会责任,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客观上是为自己营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有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