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十三钗》与《一次别离》的距离

http://www.CRNTT.com   2012-02-28 12:12:03  


 
延伸阅读:是什么让我们分离 

  《纳德和西敏》讲述了两家人之间的一桩纠纷。开场是离婚登记处:西敏想带着孩子离开伊朗前往西方,纳德不想,因为老父患有老年痴呆,需要他留下照顾。调解无果,于是两人分居,女儿特梅和爸爸更亲,跟着纳德生活。妻子离去生活非常不便,纳德雇了钟点工瑞茨,后者有孕在身,而且是瞒着丈夫出来打工。有天,纳德回家后发现老父竟然被绑在床上,瑞茨不知去向。他非常愤怒,与办事回来的瑞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从此,两个可怜的家庭被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纠葛,也毁掉了剧中所有人本来就充斥着麻烦的人生。 
   
  如果前往威尼斯或者戛纳,《纳德和西敏》未必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也没有什么拿下最高奖的把握,但是在柏林就不一样了。柏林电影节向以政治口味着称,一部伊朗电影以本身的高素质、充沛的话题性斩下金熊,实在是无可厚非。而且就电影质素本体而言,《纳德和西敏》也是极为优秀的作品,在年底出炉的多个榜单中都入选了年度十佳。 
   
  “一次别离”并非苍白的副题,事实上,它点出了本片的中心议题,那就是各种对立和隔阂。作为一部内涵极为丰富、可以做各种演绎的话题电影,《纳德和西敏》在技法上非常低调,刻意不炫耀形式上的任何符号,而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完全开放、可以自主演绎的空间中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来解读这部电影。 
   
  它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四月三周两天》,后者阅毕的观感和此次《纳德和西敏》特别相似:无数种感受和思考在脑中激荡,互相挤成一团,形式和技法上却又是如此地朴素而无可挑剔,导演都对祖国抱着赤诚的忧虑之心,试图对当代社会问题从一个非常小的切口进行完整而深入的展示。不吝赞美之词地说,两部电影都很完美。 
   
  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的电影,却发生在女性地位相对弱势的伊朗。片中几处转折的主导者是男性,男性带来了暴力和不安全的情绪因素,但在女性的主导和控制下,这起家庭闹剧被纳入到理性和情感的轨道上来。对西敏、对瑞茨,以及对西敏的女儿特梅,导演都有着细腻的展示,清晰地描述了在一个父权社会中女性是如何承担起家庭责任,但同时又被传统道德束缚和影响的。 
   
  《古兰经》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当瑞茨试图为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清洗身体时,她必须要给神职人员打电话,征询这样做是否越过了男女之间的界限,是否会影响到信仰的纯洁性。类似这样的桥段,在此后还可以见到多次,毋庸置疑,《古兰经》作为伊朗传统的精神指引,和其他的辅助性象征(如家庭会议)构成了道德的束缚。 
   
  但导演并未给传统和现代的“分离”下任何价值判断。当瑞茨在街头飞奔寻找失踪老头的时候,她的一身黑纱在繁忙的车流中显得格外醒目,这个传统女性被当代经济关系和宗教戒律逼迫得节节败退之时,导演试图描绘的只是她焦虑的两难,而并非定义好坏。这种开放式态度同样出现在两个家庭之间,他们分别代表了当代伊朗的精英和平民阶层,他们之间的分裂和碰撞,构成了这部电影最浓墨重彩的中心话题。 
   
  瑞茨的丈夫霍亚比她更值得担当本片里下层平民的代表者。他境遇窘迫,无处谋生,坐过监狱,欠下重债,因此对有钱人、对中产阶级(纳德和西敏一家)有着极为强烈的仇视。在这场闹剧中,他是最激进的一个,时刻激化着两家人之间的矛盾,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在权力体系和话语权上的全面弱势,正是平民在精英面前落于下风的象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