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换妻”灵修因何流行

http://www.CRNTT.com   2012-03-21 13:32:17  


 
  触犯法律要坚决管控

  判断一个“新兴宗教”到底“邪与不邪”,其“灵修”活动是否就是邪教活动,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它是否违法。例如有的邪教利用神的名义搞淫乱活动,这既违反公德,也有悖人性。有的偷税漏税、囤积武器;有的组织集体自杀、施毒杀人等等。宗教是信仰问题,但如果犯法,就依据法律进行定罪。在“新兴宗教”非常发达的台湾,也是这么管控的。1997年,嘉义市警方破获“巴克提能量研究中心”以奥修名义传授灵修骗财骗色案件,就是一个显例,与羊城晚报这次揭示的“灵修黑幕”并无不同,结果遭到了当局的严肃处理。

  许多国家的政府在抓住邪教犯罪的证据以后,会毫不留情地将其依法取缔。如能及早掌握邪教的犯罪证明,在邪教还未来得及危害社会时,就对其进行依法取缔,就能够起到防范作用。比如大名鼎鼎的印度人奥修几十年前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公社,后被警探发现私设武器库并制造毒品,随即被驱逐出美国。
 
“灵修”泛滥需靠教育治本 
 
  全面的公民教育:让民众具有科学素质和健康心灵

  但如前所述,“灵修训练”、“心灵养生”有其内在需求,靠强制手段管控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因而在现代社会,大部分国家是不会彻底禁绝这种“邪教嫌疑”的组织或课程的。要想尽量避免这些另类信仰带来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还需全面的公民教育。

  公民课程的目的在于培育健全的国民,社会科学为价值中立,公民教育则有价值导向。学校应尽其所能教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他人的价值以及对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和影响。鉴于心理健康与信仰领域的密切关系,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应有责任让学生认识宗教,了解信仰,在信仰领域奠定理性基础。

  并且,在课程中,要教育学生认识宗教的功能与如何看待神秘领域的部分,及其与科学之间的冲突,以减少对宗教的迷信、盲从,在选择信仰的时候,也能选择适当的信仰。
 
  “灵修”“心灵养生”在正常社会终有一席之地

  不过,无论怎么投入,公众教育、知识、科学水平提升都有其极限,不可能人人都具有博士级别的知识水平,即便人人都是博士,也难保不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灵修”“心灵养生”之类的培训仍有市场,只要不公然对学员健康造成影响,活动不触犯法律,在正常的社会总会有一席之地。
 
  人们选择参与“灵修”的原因很多,但精神生活贫乏往往是他们共同的特征。在现代社会,精神生活贫乏的人并不在少数。及早正视自己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否则问题来临之际,你也说不定会“病急乱投医”。

  来源:腾讯评论今日话题2012-03-21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