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中国的大学排行榜,为何那么乱 | |
http://www.CRNTT.com 2012-05-25 10:53:59 |
该课题组认为,不同的研究者在数据采集和使用方面或许不能完全重合,因而在得分上有可能存在少许差别,但这并不影响到研究结论本身的科学性。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之所以与公众的评价出入较大,核心是因为其指标体系和算法本身充斥着“数量”替代“质量”、“规模制胜”的逻辑,这是课题组质疑的核心所在。 比如,本科生培养得分是由三项加权相加得到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权重为0.6的项,该项分母全国大学均一样,分子由六个子项相乘得到,其中“每名本科毕业生计算分值”均为1,而同一批次高校“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折算系数、大学新生录取分数线折算系数、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结果折算系数、大学全校生师比折算系数”四者乘积相差微乎其微,近似为常数,因此,分子中的乘数之一“大学本科毕业生数量”实际上主要决定了本科生培养得分的高低。 此外,科学研究得分计算中也充斥着“数量”替代“质量”、“规模制胜”的逻辑。比如在统计高校论文时没有考虑论文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致使一般刊物和《自然》、《科学》等国际最顶级期刊没有区别,不仅不能反映论文质量,更无法凸显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价值与贡献。 另外,中国科大课题组认为,武书连表示其大学排行榜数据源自公开的第三方数据,但其公开发表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算法中存在“大学参与军事科研”的指标。“一般而言军工科研均是保密的,那么武书连所谓的第三方数据源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值得怀疑。” 针对武书连提出的“瘦身”比较法,中国科大课题组表示,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性。比如,武书连博文中“科研得分”计算方法是“将中科大科研得分按人数比例降低”,这与其《2010中国大学评价》中的“‘科研得分’与‘人数’无关”的算法矛盾,从学术角度看,前后逻辑严重不一致。“因此,博文中所述的将科研得分缩减的推演过程,不是与其公开的算法相违背,就是暗指科学研究得分与规模高度相关。” “况且,这种‘瘦身’自证法本身就立不住脚。因为如将中国科大的师生放大到“武书连2012大学排行榜”第一名的规模,并采用其假设思想(中国科大教师和学生水平与第一名相同),则中国科大的科研得分将列“武书连2012大学排行榜”第一名。”中国科大课题组认为,这一方面表明所谓的“瘦身”自证法是极其不合理、不科学的,另一方面再次证实其大学排行榜得分对规模敏感。 ■ 忽视质量和效益是中国大学排行的通病 “关于大学排行榜的学术讨论是一个正常的学术研究过程,有助于大学排行榜公信力的建设,促进其进一步完善发展。”国内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指出,与国外大学排行榜有些不同,我国大学排行榜几乎每次发榜,都遭遇公信力的质疑,其主要原因在于,其选择的评价指标并不被普遍认可,同时,数据的真实性也存疑。“比如说,各个学校公布的院士数加在一起,远远超过了实际数量,此外,这当中也还存在着‘钱名交易’的现象。”他指出,要制作具有公信力的大学排行榜,首先要规范排行榜的制作,杜绝其间可能存在的潜规则;其次要通过信息公开,让排行制作机构用于排行的数据,公开透明、真实可信。 “除此之外,存在于大学排行榜中的普遍问题,是重规模、数据、投入、成本,而忽视质量和效益。”早在2005年,熊丙奇就曾在其博文中预测过:“加州理工学院可能在中国进不了前三,因为这所学校‘小’得可怜,而在我们的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中,是学生越多越好,校园越大越好,论文发表数越多越好,学科门类越全越好。” “作为社会评价,社会机构制作的排行榜,不能一味迎合大学的功利化,而应该以健康的社会评价,引导大学扭转功利化的办学趋势。”熊丙奇说。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