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慈善有成本,专业人员领薪无损道德

http://www.CRNTT.com   2012-08-30 11:23:29  


大陆慈善黑幕不断的情况下,专业人员领薪自然有争议。
  中评社北京8月30日讯/“有偿”与慈善并不冲突,然而在中国目前这种运作不透明、慈善黑幕不断的背景下,如果一味只求“有偿”,不求运作过程中的账目公开透明,专业人员领薪自然会有争议。要想“有偿”合理,就必须把慈善装进“玻璃口袋”。网易新闻评论另一面今日刊发专题“慈善有成本,专业人员领薪无损道德”,全文内容如下:

  近日,浙江市慈善组织施乐会被爆出雇佣“有偿社工”筹集善款,被网友称为“骗捐”,一时间引起极大的争议。慈善募捐中,“无偿”确实比“有偿”显得更加高尚、纯粹,但一味高标准地苛求完全“无偿”参与慈善,其实既不现实也不必要。有偿与慈善并不冲突,慈善成本既然存在,就必须向公众公开透明。

  一、有偿与慈善并不冲突

  公众偏向于“做好事不求回报”,在慈善黑幕不断的情况下,无法接受用善款支付成本开支

  在公众的字典里,从事慈善行业的人必须是有道德的,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完美的道德容不得任何沙子,做好事就要不求回报。中国的慈善长期在“非透明”的环境下运行,善款被挪用的情况不断被爆出,正是基于此,任何对慈善不敬的行为,包括擅自动用善款支付成本开支,或者利用慈善牟利,在公众眼里都是无法接受的。在不少公众仍以"零成本"来要求公益机构的情况下,为避免公众误解,基金会就会以"零成本"来吸引捐款者,以“零成本”的噱头来建立社会公信,以达到在短时间内筹款数额增加的目的。

  慈善机构宣称“零成本”,并非是在运作过程中不产生任何行政费用,而是指公益慈善活动的行政管理费用不从慈善捐款中支取,将运作过程中的成本通过其他途径承担,“零费用”慈善之所以在中国备受推崇,其原因在于公众慈善意识不成熟、慈善组织缺少有效监督、捐款的税收激励不够等。

  “有偿”带来高效,美国基金会工作人员的效率是上海基金会员工的3倍左右

  在美国,募捐行业是一个分工度很高的专业行业,慈善组织的募捐活动牵涉众多,非一人能够完成,而需要众人群策群力,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多专业人员参与其中。一般来说,参与专业募款的人员主要包括募款顾问和专业募款人等。

  据资料显示,美国基金会资产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的,平均工作人员数21人;在5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的,平均工作人员数4.5人;在2500万美元到5000万美元的,平均工作人员数3.5人;在1000万美元到2500万美元的,平均工作人员数2.5人;在5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的,平均工作人员数2人;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平均工作人员数2人。根据2011年《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数据,上海基金会平均总资产6751万元,平均从业人数则为7.6人,如果根据美国标准,平均工作人员数应仅为2.5 人,可见美国基金会工作人员的效率是上海基金会员工3倍左右,专业募款人员的加入使美国慈善机构募款更加规范高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