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中国城镇化关键期战略谋划 | |
http://www.CRNTT.com 2012-09-28 08:47:42 |
《瞭望》新闻周刊发表记者唐敏述评文章表示,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51.3%,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尽管如此,中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享有与城镇人口同等的待遇,处于不完全城镇化状态;而一些大城市、超大城市却已经显露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症。 相关预计显示,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65%左右,也就是大约8.5亿人将生活在城市。如何优化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促进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合理安排人口空间分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将面临诸多挑战。 对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来说,怎样推进城镇化是一个现实大课题。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部署成为当前国务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十余部委奔赴各省区市密集调研,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之中。 城镇化是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文章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出了具体部署。城镇化率快速提升。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3%,城镇人口总量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李克强指出,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而且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会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需要立足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前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第一,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强大支撑。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中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应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