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金融改革的路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http://www.CRNTT.com   2013-03-04 08:24:49  


 
  文章认为,第二个改革的路径应该遵循“由内而外”金融。当前,中国金融领域深层次改革正在加快:央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正趋向多元化,有序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增强微观主体利率敏感性,不断推动金融工具产品的创新,积极促进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些都是中国金融体系内生推进的一个过程。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例,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加速之势。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自试点开始到全国推广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势头,结算量从2009年末的35.8亿元猛增到2012年末的2.94万亿元,达到初始规模的821倍。

  由于汇率改革是一国根据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进程而演化的内生推进过程,因此必须遵循内生渐进规律。从货币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看,人民币国际化并最终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关键,是要实现人民币的投资功能。这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广度和深度,其二是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而这两点又是互为因果的。开放资本账户带来的益处取决于国内金融部门的成熟程度。对于发展越充分,效率越高的金融机构,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好处就越多。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中国金融总体还处于金融潜化阶段,金融体系资本利用效率不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市场内部的投融资主体存在结构性缺陷,造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不畅,才使大量储蓄和国际收支盈余流出到国际金融市场,从而面临“资产错配”风险。因此,首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本土金融市场,扩张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努力将我国金融市场建成具有对外提供金融交易服务能力、由境内外参与者共同参与的、具有一定国际或区域影响的市场,提高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可见,强大的国内金融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形成基础。

  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央行资产扩张主要由外汇资产引致,货币政策灵活性/主动性不高,难以应对复杂环境。未来必须立足于国际收支平衡,形成基于本国信用的新货币创造机制。特别是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情况下,应让人民币更具灵活性和弹性,以应对所谓的“三难困境”,保持反通胀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不受资本流动影响而引起的国际总收支波动。要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实现从“参考一揽子货币”过渡到 “盯住一篮子货币”,真正使人民币变成弹性货币。

  文章指出,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的累积迫使管理层近年加快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做大人民币的“资金池”,尽快扩大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进一步丰富本币境外投资、融资、储备各项职能,满足境外机构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未来5-10年,随着中国全球化配置资源/资产,中国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对外投资大国,如何畅通人民币国际国内循环、提高资本定价权/话语权,成为“资本强国”的关键。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