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新型城镇化发展助推实现“中国梦”

http://www.CRNTT.com   2013-06-15 10:24:57  


  中评社北京6月15日讯/实现 “中国梦”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离不开坚实的群众基础。实现“中国梦”需要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在不断地发展中实现成果由人民共享,进而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力量来推动。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和发展潜力所在,是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实现持续平稳发展的最大动力。城镇化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发展将助推实现“中国梦”。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王海燕文章如是说。


  一、城镇化发展将为实现“中国梦”奠定物质基础

  文章分析,第一,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内需,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安全性。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但若仅按城镇户籍人口统计,城镇化率也就在36%左右。未来20年左右,中国城镇化将会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届时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意味着3亿多人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3.1倍左右。如果一个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至少将扩大到3倍以上。3亿农民转化为市民,按目前城乡居民年消费量测算,总共可以新增3万亿的消费需求。同时,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住房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可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新增3亿人口将会带动新增投资150万亿元。如果加上目前在城市2.6亿没有户籍人口的农村转移人员,全部做实,都变为城市人口,将带动更多量的新增投资。城镇化带来庞大内需的释放,一方面将为中国经济未来20年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扭转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带动的局面,实现经济发展由内需带动,进而削弱国际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第二,城镇化发展将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它们是一个相伴而行、相互促进的统一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就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不断聚集,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同时,随着城镇劳动力和农民素质提高,一方面会不断满足工业化升级对劳动力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会使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并且日趋多样化和高级化,这进一步会推动工业化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看,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并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推进城镇化,要靠夯实“三农”基础来支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人口将大量转移到城镇,这将为农业生产经营实现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创造有利条件。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城镇化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信息产业提供需求,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功能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信息化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四化协调、同步发展有利于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