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孙乐涛:我们缘何误读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13-07-04 09:50:40  


 
  1992年春节,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时曾说,上海要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他希望上海经济模式能和香港经济互为补充。但上海的迅速崛起,成为新的商业金融城市,多少对香港产生一些影响。香港不再有开放初期内地出口通道这样的优势了。当金融风暴开始,香港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作为经济繁荣象征的娱乐行业,也从此一蹶不振。香港艺人也纷纷到内地寻求机会。
 
  内地流行音乐虽然起点低,而且比港台落后很多,但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在开放之后起到了作用,那就是凡事只追求结果,而不要过程。实际上内地音乐市场空间非常大,什么类型的音乐都有,表面上看什么细分的音乐类型都有,但就是没有市场,结果什么音乐都发展不起来。这是对向来只看重结果的中国人生存哲学观的最好报复。比起港台音乐,内地音乐真的什么都不缺,缺的是时代感,甚至连时髦都做不到。而市场需求量之巨大,只能靠港台音乐来填补。进入21世纪,内地没出现什么新歌手,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倒是多了不少靠贩卖一个个恶俗的人生故事来博得评委同情的选秀大军。
 
  如果说开放之初人们对香港的向往是对商业发达的半殖民地文化的向往,这种向往即使在今天内地现代化到与香港同步甚至某些方面超过香港之后,它依然成为几代人心中的情结。这也许是当年内地人对商业社会物质文明的垂涎转变成对商业文化膜拜的结果。
 
  进入21世纪,华语流行音乐基本都后继无人了,那些濒临退休的老歌星们不断集体焕发第二春、第三春,就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禁不住这样折腾,他们终究要离开舞台。但凡能给人们成长过程中留下美好回忆的歌手,当他们淡出人们视线很久之后突然第一次转回身,一定是轰动的,他会让人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去接驾,把那个封存在记忆中很久的心情之盒慢慢打开,让一种情绪在那一刻慢慢融化,人生从此又多了一份美好。但不幸的是,您隔三差五就复出一次,怀旧的心可是像胶卷一样,曝光一次就完了。但是没办法,歌坛后继无人,老歌星们留存在人们心中的那点魅力随着不断复出、跑场也渐渐散没了。最主要的是,他们每次来到人们眼前手里都没什么新货。
 
  在这一点,Beyond在人们心中的记忆永远封存在1993年,如果黄家驹在世,就目前歌坛的糟糕环境,Beyond也未必能延续这个神话。甚至,铁杆的Beyond歌迷一直认为,黄家驹去世前,Beyond已经达到了他们的巅峰,即使他活着也无法超越自己了。所以,不管时间怎么改变,Beyond给他的歌迷留下的记忆一直是完美的,同时也给追随者们留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时间会荡涤掉很多浮华的东西,至少在香港歌坛,能让人念念不忘的人不多,Beyond算一个。他们的封神演义在黄家驹过世后这20年间不断酝酿发酵,越来越被符号化。当新人换旧人的商业机制失灵时,Beyond的含金量是值得怀疑的。
 
  中国的文化分布很不平均,多年来文化中心一直集中在北京,其他省会城市最近几十年只顾经济发展,忽略了文化发展,相对在文化和经济发展比较均衡的城市也只有“北上广”。即使在一些省会城市,流行文化的影响也如强弩之末。90年代之后形成的人口大量流动,尤其是把北上广当成目标城市,这实际上是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最好的大众文化传播方式。对于来自文化氛围不浓厚的省会城市、地级市甚至县级市的人来说,当时他们对流行音乐的消费还仅仅停留在盗版上,当时盗版最多的恰恰不是香港流行音乐。这种人口常年流动让人有机会在更高级别的城市中感受到更多不同的流行音乐,Beyond在众多的流行音乐中是最容易被选中的。因为这些人普遍没有归属感,流行文化消费往往是他们缓解迷茫和空虚的最好办法。让他们直接去接受欧美日韩音乐有点困难,甚至接受罗大佑或者崔健也不容易,Beyond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关键是他们能比那些天王天后歌手更容易打动他们的内心。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它受欢迎程度和作品本身的深刻性是成反比的,这一点在“披头士”和迈克尔.杰克逊身上同样得到验证,恰恰是Beyond那种浅显直接通俗易懂的音乐和想法,才让更多人接受了他们。如果把Beyond当成一个文化符号去挖掘其中的内涵,确实没有太多可以呈现的内容。他们和任何一个在这个时代成为文化现象的人物一样,在一个具有特殊背景下形成的内地、香港和台湾文化,在不同时空中生长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因时空错位产生的文化板块间的作用域影响过程中,每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的出现,都与这三个时空的时代背景有着紧密联系,甚至比整个欧美流行文化的发展更为复杂,这主要在于,内地的流行文化从来就没有按常理出现过。当我们把任何一个流行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放在这个背景下去解读时,会发现,它既像一个悖论,却又合情合理。
 
  抛开各种因素的影响,单纯去看Beyond,它只是一个符合大众口味的流行乐队,本身没有那么多的光环,只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时空多棱镜的折射下,才变得如此耀眼。总体来说,华语地区的流行音乐仍缺乏丰富性,让Beyond这样一直中规中矩的乐队都如此显山露水。这反过来可以证明,大众对流行音乐的欣赏要求相对比较低下。
 
  过去对Beyond争论最多的是歌迷们一厢情愿地想象出一种属于他们喜欢的音乐形态,商业还是不商业,歌迷们为此一直争论不休,这种毫无价值的争论会发生在每一个转型歌手的身上,因为每一个人对音乐的审美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当然,随着黄家驹的去世,这种争论的声音也随之消失。现在看来,Beyond应该为此感到骄傲,至少当年的听众还从一个审美角度来谈论他们的音乐。现在人们已经不再用审美的方式去喜欢音乐了,他们更像是被商业蛊惑和放大的狂风下被掀起的粉尘,被吹来吹去,已经变得毫无理性和判断,更谈不上审美。人们管这些粉尘叫“粉丝”。这也是本文写到这里从来没有用“粉丝”这个词来描述Beyond的歌迷的原因。(感谢游威、赵亦靓对本文的帮助,实习生尤帆对本文亦有贡献)

  (王小峰,网名“带三个表”,在网上人称“三表哥”。 亦有人称之为“王三表”。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专业,曾在政府机关做过监察科员,法国公司做过法方代表,在互联网最火的时候涉足过IT,曾经以“乐评人”形象着称。现任《三联生活周刊》杂志主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