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路与重点

http://www.CRNTT.com   2013-09-02 08:11:13  


  中评社北京9月2日讯/从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角度考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最优金融结构应与相应阶段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相适应。目前,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均面临瓶颈,经济转型的重心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资金而言,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适应劳动力、土地等要素较为充裕的禀赋,重点强调金融体系动员资金的功能。

  因此,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的管制,能够迅速动员储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间接融资体系等总体上适应了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对金融配置效率的要求超越了对铺摊子的规模诉求。这相应需要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文章表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在过去三十年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投资活动逐步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市场化的高效率部门。然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资源却仍然集中配置在原有的较低效率部门,大量成长性良好的市场化部门和中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如果金融错配能够得到矫正,有市场活力的经济比重有望进一步增加,总的全要素生产率还有明显提升空间。

  当前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文章分析,目前,中国金融体制发展已经明显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要求。具体而言表现在:

  ——金融体系功能失调

  中国金融体系的很多方面还停留在为传统经济增长动员资金的定位上,忽视了金融内在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功能,突出地表现为经济体系中存在小微企业、轻资产的服务业、农业、转型升级中的企业等大量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在过去30年先后以重工业、科技行业为主的经济转型过程表明,在支持创新、促进升级、动员金融资源方面,资本市场比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虽然近年来有一些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但是实质上通过银行体系提供的社会融资总量占比依然高达80%以上。这不仅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使风险高度聚集于银行体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