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中国体制创新经验的现实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3-09-03 10:04:55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 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9月3日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今天在联合早报撰文《中国体制创新经验的现实启示》分析认为,通过体制创新来推动体制改革,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成功的路径。详论如下:

  通过体制创新来推动体制改革,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成功的路径。从政策操作角度看,这也是从邓小平到1990年代后期的改革思路和改革策略。这里当然不是要对改革做一个全面的回顾,而是举一些重大改革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现在人们谈论改革受到了既得利益的阻碍。但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着既得利益的。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邓小平发动改革的时候,也存在着既得利益。当时的既得利益并不比现在的小。要推进改革,主要是要找到克服既得利益改革方法。邓小平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较之城市,农村的既得利益比较少,可以说是既得利益的薄弱环节,比较好克服。当时的既得利益群体,主要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土地制度。这个利益链不可说是不强大。但因为在城乡二元制度下,农村和城市被隔离开来,农村所发生的不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尤其农村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

  农村的经济改革可分为两大块,一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就是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一是乡镇企业。农村改革在短短的几年里取得了成功,为城市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制度条件。不过,农村的改革并非没有遇到阻力。当时,尤其表现在高层一些领导人对农村改革的意识形态化的认识。没有邓小平等改革者对农村改革的保护,就算不是被完全扼杀,农村改革也会走得很辛苦。

  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的经济体制创新也很快触动了农村治理制度的改革。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最终导致了基于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和生产队体制的解体。这个制度的解体,进而催生了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也就是农村民主政治的诞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