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 |
揭秘全运会利益链:金牌内定裁判成主角 | |
http://www.CRNTT.com 2013-09-18 10:49:56 |
其次,东道主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解放军联合培养更多运动员。曾经的解放军队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体育人才,一度有小国家队之称,现在尽管吸引力有一定下降,但军中仍然汇集着许多顶尖人才。因为体育总局有“解放军运动员双计分”政策的存在,因此争取解放军运动员也是各代表团的工作之一。即如果和解放军代表团签订共同培养协议后,该解放军运动员取得成绩后,就可以双计分。这一政策在上届山东全运会上达到了使用顶峰,解放军代表团也拿到了金牌榜第二。 另外,巨大主场优势也将帮助东道主取得好成绩。多年来,各项运动都要最终服从这一潜规则。当年,上海八运会男子水球半决赛,上海与广东死拼,随队亲征的广东体委主任以及一位女副省长潸然泪下,“四年后广东见”。果然4年后,广东金牌榜第一,上海跌到第4,比广东少了40金。 极其特殊而独具特色的“东道主现象”,引起外界极大的不满。为此,取消全运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全运会存废之争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甚至早在10年前,体育界知名人士张燮林、楼大鹏等人就曾提出了要求取消全运会的提案,提案中说,“全运会是前苏联体育体制的产物,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依靠国家的大量拨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然而,对于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体育局来说,全运会是万万取消不得的。一旦取消了全运会,总局及其官员在地方各省市体育局的影响力和地位,将一落千丈。试想,一旦没有了全运会,哪个地方政府还会一如既往地像对全运会那样对体育加大投入呢?一旦取消全运会,总局官员的权力和影响力将大打折扣,那不是在革自己的命吗? 由此可见,在全运会无法取消的情况下,总局总得推出一些改革来缓解舆论的压力。可是,改革又谈何容易啊?正在总局高层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位总局领导在陪同国家领导人视察上届全运会时找到了“改革”的突破口。 当时,十一运开幕在即,国家领导人在山东视察时问了一句:“山东代表团在十一运会应该能获得第一吧?”得到的回答是“山东不一定能获得第一”。领导接着又问了一句:“谁是东道主谁就第一吧?”当时,陪同视察的总局领导一脸尴尬,如是这番,还用得着搞什么比赛呢? 据说,正是从那一刻起,总局领导找到了全运会“改革”的突破口,那就是设法阻击东道主获得第一。于是,在十二运备战周期,总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第十二届全运会的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比如:取消了东道主与西部13个省的联合培养;取消了先期决赛;取消了冬季项目东道主的承办权;缩短了人才交流时间,提前了注册截止时间;取消了先期比赛(与国际大赛有冲突的项目先期进行);奥运会联合培养政策在已经以正式文件下发的情况又突然取消……外界一眼就能看出,这些政策变化显然是针对东道主的。 对于总局方面来说,一旦“阻击”东道主成功,东道主无缘金牌榜第一,无疑是一个全新亮点,一大“政绩”。 然而,这样做有意义吗? 山东乘机上,领跑金牌榜 面对总局的“阻击”政策,上届东道主山东乘机而上,显示出了强劲的夺金势头。 据了解,早在伦敦奥运会之后,山东运动员就已经做好了与东道主决一死战的准备。本届各项比赛打响后,山东表现神勇,赛程过半时,就已经获得了43.5金。山东各级领导分赴各大赛场,只要举个例子,就足以证明山东方面对夺金有多么重视。9月6日,记者在沈阳柏叶基地射箭场,领略到山东选手崔圆圆扣人心弦的夺冠一幕,崔圆圆在决赛中几乎全部射出了10环,为了这一金,崔圆圆足足准备了4年,在现场,记者发现山东方面的领导、教练、队员、各类后勤保障人员,包括随队医生、心理医生、营养师、观摩人员共有近百人,组成了一个赛场拉拉队,远在山东大本营里,也有无数人在观看直播,崔圆圆夺冠后,家里放起了鞭炮,鞭炮声通过手机传到了比赛现场,传到崔圆圆的耳边。 记者在1987年曾写过一篇报道山东射箭世界冠军马湘君的报告文学,在射箭这一领域,山东确实人杰地灵,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神箭手。如今20多年过去了,山东的射箭依然保持着传统优势,你不得不惊喜,也不得不佩服,今天的崔圆圆就像是当年的马湘君,同样俊美,同样神奇。在耐力体能项目方面,如自行车、赛艇、公开水域等,山东也是最大赢家,共获9金;在打分计点项目上,如柔道、摔跤、跳水、体操等,山东也均有优异表现。这些华北平原上林冲、李逵、武松的后代,活跃在十二运各大赛场,正是赛场上浓缩出来的一个个“大汉”。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