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大陆专家:红绿交流对两岸和平架构意义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00:22:13  


 
      “红绿交流”开展的背景

  2008年以来,各种形式的“红绿交流”得以渐次展开并逐渐增多,这既是民进党因应两岸形势、缓解压力、寻求自身改变的策略调整之道,也是大陆以交流促改变、争民心,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架构的现实之方。

  (一)民进党改变形象、缓解压力的因应之策

  面对日趋深入广泛的两岸交流和选举中重要性不断抬升的两岸议题,党内部分人士及支持者越来越普遍地对民进党僵化的两岸政策提出质疑。吕秀莲称,面对急剧变化的两岸关系,民进党不能装着没看到,应该重新检讨党的大陆政策,①陈菊也曾表示早就体认到两岸关系急剧变化,民进党有必要因应时势改变态度。②但是,“台独”神主牌严重制约了民进党自我修正的能力,长期模糊化的两岸论述更是限制了发展空间。2012年大选,虽然国民党在执政能力、发展经济民生等方面不尽如民意,但国共两党开创的两岸关系新局,成为国民党执政的亮点,尊重“九二共识”,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被大多数台湾民众接受和认可,最终赢得大选,而民进党功亏一篑的主因就是其僵化、徘徊不前的两岸政策,民众对民进党处理两岸问题的信心低于国民党,③对其上台执政不放心。如果民进党再不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民意、修正缺陷明显的两岸政策,重新执政将变得遥不可及。面对重返执政的最后一里路和要求检讨两岸政策甚至修改“台独”党纲的呼声,苏贞昌当选党主席后象征性地恢复了“中国事务部”,成立了“中国事务委员会”,并指出在两岸议题上“态度该放的放,方法要灵活”。 ④然而,民进党现有的两岸政策与大陆“反台独”的底线明显冲突,制约民进党两岸政策转变的因素又相当复杂,纵使有调整两岸政策的想法,也难以端出与国民党明显区隔、又符合社会需求、且能形成党内一致共识的论述,所以顺应形势、策略调整是民进党唯一可采的权宜之计。通过适度开放党公职人员和民意代表与大陆交流,既能一改封闭形象、缓解党内外要求调整两岸政策的压力,也能美化宣传、突出民进党也有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达到巩固民意基础之目的,为重返执政积蓄力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