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林毅夫:探索世界经济全面复兴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4-11 09:16:52  


     
    林毅夫:外需相对疲软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当然要转向内需。内需包括投资与消费。前段时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转向消费拉动的增长方式。但从新结构经济学框架出发,我不主张这种政策。消费当然很重要,但消费增长的前提是收入不断增长,否则就得举债。发达国家危机很多正是过度消费造成的。
    
    收入持续增长有赖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率提高又依赖于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交易费用不断下降。其中,交易费用下降相当大程度决定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因此,增加消费是逻辑链条的终端结果,而这个链条的起点则是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完善上的高效投资。
    
    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这些有效投资的空间非常大。此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财政状况较好,民间储蓄高,外汇储备多。利用好这些条件的话,中国维持在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轨道是没有问题的。
    
    深挖后发优势
    
    推动中国未来20年高速发展
    
    问: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的奇迹式增长获得了普遍关注,但近期唱衰中国的声音再次浮现,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林毅夫: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大部分观点认为是中国体制机制的内在原因造成的,而改革体制机制又很难,因此他们认为增长不可持续。唱衰中国的声音和中国崩溃论一直都有,主要是因为中国一直未按西方的主流理论去进行改革。我们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唱衰论调没有看清增长放缓的原因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
    
    我近期参加的很多国际会议上,许多人说中国经济放缓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但为什么在我们经济放缓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和我们同样发展程度的国家如印度和巴西,以及东亚那些表现很好的新兴高收入经济体,增速也在放缓,而且放缓程度比我们还大?因此这种同步放缓一定是有共同的外因。
    
    我们在听国外人士发表看法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例如,美国QE3退出造成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大量资金外流,给它们的宏观经济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印度的中央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前首席经济学家拉祜•拉贾要求美国的货币政策不能只照顾美国自己的利益,而应该顾及全球的影响,但美联储最近发表文章提出了“脆弱性的六个指标”,认为QE3退出时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出现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经济脆弱性造成的。印度、巴西、印尼等国这6个指标都很差,但中国的却很好。
    
    而这6个指标中外贸盈余多、外汇积累大、储蓄率高在过去则都曾被美国财政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来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但在这次的脆弱性评价中却变成了中国被称赞为经济稳定强健性高的原因。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发达国家或是国际机构的说法跳舞,发达国家品评我们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结果如何。
    
    此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速减缓才能推动改革。我认为这种思路并不完全对,因为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原有体制机制的一些问题,政府很可能就变成“救火队”。改革必须要有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从容开展,如果疲于“救火”,根本无法做长远规划和改革。因此维持一定增速是必要的,尤其在下滑由外部条件造成的背景下,更是如此。而且,我们现在有维持一定增长速度的条件,这点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不相同。
    
    问:那您对未来中国发展潜力有何具体看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