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京津冀一体化特点、挑战和政策难点

http://www.CRNTT.com   2014-05-10 10:05:24  


 
  第五,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巨大,使这种合作变得越来越不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户口,北京的户口只能和上海对调,和天津都不能对调,更不要说河北的中小城市了。这种户口所带来的优质公共资源的福利化供给,会使大量的其他资源和人口,为了享受这种福利,偏向于向北京集中。2008年以后,北京的招商引资为什么具有绝对的优势?就是因为有福利供给的特点,使这些资源更多集中到北京。2008年到2010年这三年,北京年均人口增长80万,和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有直接的关系。

  行政主导易导致“虚化”

  文章指出,在这个体制下研究京津冀一体化,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知道现在研究京津冀一体化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是要更多强调市场化资源的配置,但是在以行政为主导的时候,原来的协作变成了还是“保北京”,就使整个一体化的概念变虚了。

  挑战之一,到底是“保北京”还是促进协同发展?京津冀和长三角、珠三角不一样,上海的工业对长三角、对浙江、江苏形成强烈的辐射,香港服务业的辐射则带动了珠三角商业的发展。可是北京对周边缺乏辐射能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对自己辖区内都缺乏辐射能力。所以我们看北京郊区的乡镇企业比天津、比浙江、广东差很多,因为北京工业很小,而且管制得非常严。在这个前提下,怎么样发挥对河北、对天津的辐射作用呢?

  挑战之二,天津和河北在发展中还有强烈的同构性,都是发展工业。只不过河北以民营为主,天津发展水平要高一点,已经跳出了钢铁工业一家独大的趋势,发展多元化的现代工业企业。

  挑战之三,市场关心的和我们研究所关心的完全是两码事。前几天传言说“保定要成为政治副中心”,一下子把保定房地产价格大幅度抬高了,我想这是中央不愿意看到的。河北制定京津冀一体化的时候,更希望通过北京优质资源外移,以帮助河北解套,他们在过去三年大拆大建过程中走了一些不正确的发展路径,搞了一些生态城,由于后续没有资源的供给,这些生态城面临“鬼城”的危险,于是想着能不能通过一体化把资源给唐山、廊坊等地,使这些新城重新起死回生。

  难点在优质资源配置

  文章认为,对中央来讲,制定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要面临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

  第一,北京到底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一体化?因为雾霾、交通拥堵……把这些都归结于人口过度膨胀,就通过人口外移和控制人口的方式缓解“城市病”吗?这个是要进一步去考虑的。当这个城市有足够多优质资源的时候,一定会有大量所谓的中低端资源的配套。白领、企业总部的老板,包括大量的高档饭店,需不需要服务员、需不需要清洁工人、需不需要快递、需不需要保安、需不需要保姆?可是这些人,他们去购买东西是会到大商场、超市,还是去和他们收入水平相近的小饭店、小零售商、小市场呢?这就是所谓低端产业的来源。当城市有大量精英人士聚集的时候,会需要更多的服务。以排斥人口的方式来缓解北京城市压力,进行京津冀一体化,这不是一个好的方案。北京还有一系列中低收入人口需要充分的就业来支撑。

  第二,很多人提出把北京优质资源外移,我想应该从增量优质资源上考虑。制定一个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想每个人的选择。大量的优质医院、教育资源是不会迁出的。所以优质资源增量放缓进入北京应该是一种措施,新增的一些总部、大学新校区是不是考虑不要集中到主城区?可以分布到北京的郊区,或者到与河北交界的地方去。即便解决了增量,人口还是会继续向北京市区集中,市区有这么多的优质资源,它还会承载未来城镇化的人口。只不过放缓了增长速度,给未来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了时间。放缓增长速度应该是一个主前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