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英拉被拘 泰式民主死结无解?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0:40:32  


 
实际上泰式民主这种僵局不是孤例,已成“世界民主病”

  多数和少数派都不愿妥协,“民主僵局”已经蔓延全球

  《纽约时报》这样总结泰国的动荡:抗议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权力斗争,一方是占主导地位的多数派,另一方则是因意见被人漠视而倍感失望的少数派。《华尔街日报》的社评则认为:面对几乎肯定的参选必败前景,反对派不愿妥协,决定通过使国家变得无法治理来夺权上台。这种行为正是“不忠诚反对派”(disloyal opposition)的标准定义。

  而出现这种“不忠诚反对派”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仅仅是泰国——如今,参与选举的各方变得不妥协不合作,将政治付诸于不理智的行为或者街头的地方越来越多。比如希腊、乌克兰,甚至反服贸的中国台湾。根据“自由之家”机构的评估,在1980到2000年间未见太多挫折的民主事业自2000年开始处处受挫。而更残酷的是,民主制度面临的问题远比这些数据展现的深刻得多。

  造成这种“民主僵局”现象的原因有民主本身的弊病

  人们总会对民主信心倍增,很快却又会失望。正如二十多年前,泰国人走上街头要求选举民主的回归,但现在他们似乎回到了起点:人们又走上街头,却说不想接受他们在1992年所奋力要求的民主。

  民主的确有天然的缺陷,民主政府已习惯于巨额结构赤字,政党借款满足选民眼前的需求,却忽视长期的积累投资。法国和意大利政府已有30多年未能平衡预算。金融危机毫不留情地揭露出这种靠债务融资的民主是无法长久的。和发达国家一样,新兴民主国家同样过分关注短期支出而非长期投资。巴西允许公务员在53岁退休,却没怎么花功夫建立现代化机场系统。印度出钱拉拢了许多利益团体,却疏于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而泰国则将大把的补贴和福利送给了农民。

  而抗拒这些“缺陷”的少部分人,则只能沦为“多数人”选票下的牺牲品,他们意见往往很难收到重视。

  此外,全球化和新技术的涌现,也放大了民主的缺陷

  一方面,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财富更加集中。各个阶层的阶层固化更为严重,这就在客观上使得各阶层的利益产生矛盾、妥协的公约数越变越小。比如穷人会更抗拒全球化,不希望失去工作机会和稀释现有的生活品质,而富人则乐于在全球化中寻找更多的机会,希望政策更加开放。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使得反对者的声音能够被放大。互联网组织活动更加简单:现在,人们每周都可以参与真实的电视投票,点点鼠标就可以支持请愿,让几年一度选举的议会民主制看上去越来越落后于时代。人们更倾向于“现在就改变”,而不是漫长的等待。

  与此同时,娱乐产业的空前发达也让人们越来越爱通过荒唐的玩笑表示抗议。2010年,冰岛的“最棒党”(the Best Party) 承诺将“正大光明地腐败”,却赢得了足够的选票,得以在雷克雅未克市议会联合执政。2013年,四分之一的意大利人投票给了一个由喜剧演员贝佩·格里洛创建的政党。如果民众对他们的政府要求不多,那么以上这些对政治的冷嘲热讽或许没有关系,但民众的要求在持续增长。这便好似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混合物:一边依赖政府,但同时又蔑视它。这种依赖需要政府扩张过度、负担过重;而对它的蔑视又剥夺了它进一步扩张的合法性,从而因此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民主弊病”。(本段部分内容参考自《经济学人》文章《从泰国到乌克兰,民主怎么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