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央行建立利率调控框架任重道远

http://www.CRNTT.com   2014-07-16 09:13:36  


  中评社北京7月16日讯/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可在两年内实现,而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央行准备大概2-3组管理工具,对市场短期利率和中期利率进行引导。这表明,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加快,市场利率波动也会受到更加频繁剧烈的挑战,央行拟引入更多政策工具,以完善自身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对于市场利率的引导。

  利率调控走上前台

  中国证券报发表民族证券分析师陈伟文章表示,央行早在2003年、2004年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初期就曾强调,货币政策要从数量型工具更明显地转为价格型工具,但一方面由于中国长时间存在国际收支顺差,另一方面也为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渐进性的需要,央行不得不大量购买货币从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这也使得央行货币政策不得已更为重视货币数量的调控。

  但近年来,这种局面已经到了改变的转折关口。随着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水平大幅下降,外汇占款增速已出现趋势性下降,对于基础货币的贡献也逐渐减小。2012年新增外汇占款仅占新增M2的4%,2013年虽然有所反弹,但是仍大幅度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少增现象更加明显,其中5月新增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仅3.61亿元人民币,创近11个月新低。外汇占款低位增长,无疑使得央行干预外汇市场、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大大减轻。此时商业银行更多的流动性需求,更多需要央行主动投放货币来满足,央行对于市场就有了更强的利率调控主导权。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加快,也使得央行从过去的货币数量调控转向利率调控的必要性增强。利率市场化导致货币供应和计量更加困难,央行传统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及手段都受到了挑战;利率市场化导致货币需求变得更加不稳定,央行为了实现货币数量的调控更容易引发利率的大幅度波动,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央行只有更多转向利率调控,才能更好地稳定市场对于利率变化的预期,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及经济的平稳运行。

  央行近年来已经开始更为注重利率的调控。2013年央行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LF)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今年初还正式宣布,将SLF隔夜、七天期和14天期三个期限利率定为5%、7%和8%,并表示密切监测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拆借和债券回购成交利率,一旦达到或突破SLF利率水平时,要按此利率向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这无疑表明央行已经开始建立包括利率走廊在内的利率调控机制,而该机制的效果也十分明显,今年以来,利率变化平稳,利率的上限没有超过央行年初设定的运行区间上限。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