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货币信贷“过山车”表象昭示了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14-08-27 08:32:46  


  中评社北京8月27日讯/和6月热得发烫的数据相比,7月货币信贷则称得上寒意逼人。也许是怕社会各界过于担心,央行专门为此发布了一个官方解读。这似乎是央行历史上第一次就某个月的数据解读。不过,央行的解读有其权威性,也有其局限性,民间的解读同样必不可少。

  上海证券报发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唐杰文章分析,货币总量M2在7月末余额11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月末低1.2个百分点。实际上,7月M2不仅在增速上下降,存量上也出现了下降,比6月减少了1.54万亿,环比降幅1.3%,是1996年有月度数据以来的第二大降幅。这和6月M2比5月增加了2.73万亿元,环比增长2.31%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贷款表现相对好一些。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8.02万亿,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相当于M2增速下降幅度的一半,而且在总量上仍在继续增加,只是和6月新增贷款1.08万亿元相比,7月新增贷款大幅低于市场预期。7月社会融资总量仅增2731亿,比新增贷款还少,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而在今年6月,这一数字高达1.97万亿。新增贷款是社会融资总量的组成部分之一,7月社会融资总量之所以小于新增贷款,是因为其他组成部分出现负增长,其中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160亿元,是最大的拖累因素。

  央行的解读提出的几种解释是:季节性波动、基数效应、6月冲高较多、监管层加强监管、金融机构谨慎投放资金、企业有效需求有限等。这些因素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影响,需要知道哪些因素在起主导作用。据央行的初步测算,基数因素对M2增速变化的影响大约为0.7个百分点。由于7月M2同比增速相比6月下降1.2个百分点,上述测算的基数效应能解释增速变化的50%以上,显然是主要原因。

  基数效应也跟季节性波动有关。大约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4月、7月、10月(也就是季度第一个月)的新增M2都基本上明显低于同一年份其他月份,其中7月的季节性波动的稳定性强于4月,而10月又强于7月。实际上,这是存贷比等政策限制导致的季节性波动,即在季末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而冲高存款和M2,而在下季度初又将资金转为其他用途。去年6月,由于出现钱荒,本应冲高的存款和M2没有冲高,去年7月本应出现的回落也没有出现。这个基数就影响了今年7月的同比增速。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