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馨月:对经济新常态问题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4-10-20 08:42:56  


  中评社北京10月20日讯/今年以来,高层多次提及“经济新常态”的概念,表明了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规律的新认识,也表明了政府对宏观政策、行业企业的转型等有了新分析与新判断。

  对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问题,笔者在2012年左右就做出了一些预评,认为中国经济应该存在一个周期性的回落,让中国经济有个挤泡沫的过程,以修正这些年来累积的一些不堪负重的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房地产、地方债、影子银行、金融风险、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鉴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型,调整要兼顾就业,我们分析中国经济增速适度调整到7.5%左右,还是相对合理的区间,对就业等问题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但问题在于,经济降速到7.5%左右,在这个波折之后,未来中国经济会适当降速并维持在一个新常态之中,还是说这个调整只是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间奏?这是个需要认真研究与讨论的问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旦在这个问题上判断错了,就可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对中国经济下“新常态”的定义是需要慎之又慎的。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对“经济新常态”的这个定义还是持有一些保留意见的,其分歧的基点是建立在对中国居民收入转型的分析与判断上。

  众所周知,中国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价格是个先行战略,中国市场在价格放开以后,物价不断与世界接轨,且一些核心物价与发达国家相比只高不低,所以国内民众才会对前些年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外升内贬、居民收入等多方面颇有意见,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核心问题就是切实做好居民收入工作,让中国从物价转型的阵痛中走出来,合理有序地进一步完善收入转型,而收入转型又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至关重要一步,也是中国产业升级转型的核心一步。

  产业转型的核心要素是技术,而技术的核心又是人才,这就是过去经常提到的“买大脑”问题。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还始终处于一个“资本东移,人才西迁”的过程中,大量的优秀高素质人才流失到国外,而留在国内的高端人才也有相当一部分为外企所雇佣,这就大大影响了中国的人才战略,对中国的技术革命很不利。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收入较低的原因造成的,你不能寄望于中国比西方发达国家乃至日本的收入低十几倍,却能汇集世界优秀人才,所以中国如果没有收入转型,就难以聚集高素质国际人才,就会阻碍中国的技术创新与革命,也自然会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