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新平庸时代:台湾经济的突围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4-10-29 09:12:22  


 
  大陆度过“新平庸时代”的关键在转型,要从外销为主的经济体制向内需转型。大陆可和香港、台湾、新加坡、日韩等东亚发达经济体深度融合,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泛大中华区经济联盟。利用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大陆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来满足民众对“软需求”的希望。
 
  “新平庸时代”经济在整体上虽然不容乐观,并非代表局部没有机遇。如果台湾能够把握其中少数机遇,比如大陆转型的内需变化,就能够突围而出。

提高竞争力 台湾必须全面转变
 
  全球竞争力大师麦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日前在台北以“打造有竞争力的台湾”为题发表演讲时指出,一个经济体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及民众生活水准,台湾薪资跟不上产业发展,将导致人才外流,对竞争力非常不利。
 
  台湾《经济日报》27日社论指出:麦可波特点出台湾问题在于竞争力未造成民众所得增长,可说直指问题核心。过去10多年来,陈水扁、马英九前后两任台当局拼经济不力的形象深植社会人心,但扁、马每遇批评都拿全球竞争力排名来辩解,强调台湾竞争力不输韩国、日本等竞争对手。但这样的解释却遮盖不了台湾薪资成长不如人的事实。
 
  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统计资料,自2008年金融海啸迄去年为止,台湾工业及服务业员工平均月薪仅增长9%,远不及韩国的22%、新加坡的31.4%及香港的25.9%。去年岛内企业加薪比率达18.8%,较前一年增加3%,但平均月薪折合美元仅1,533.9美元,负成长0.36%,在亚洲四小龙中仍然垫底。虽然马英九日前指岛内大学生起薪22K早已过去,现在至少是26K,但对照5成服务业员工平均薪资仅2万至2.5万元(新台币,下同);4成5员工薪资在3万元以下,低薪问题的严重性令人对台湾经济前景忧心忡忡。
 
  该报社论中曾多次指出,台湾低薪问题根源在于经济成长模式及产业结构的致命弱点。10多年来,台湾经济成长高度依赖以资通讯(ICT)产业为主、“台湾接单,海外生产”的代工出口模式,产业为降低成本不断提高海外生产比重,以致和岛内劳动市场发展日益脱节,加上岛内产业创新能力普遍不及韩国、新加坡等竞争对手,企业主对劳动成本又锱铢必较,就业机会及薪资水准皆不易提升。
 
  因此,虽然台湾产业靠着高度机动性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尚能维持产品竞争力,但岛内薪资成长停滞,发展机会少,人才觉得留在台湾没有前景,外流愈来愈严重,成为竞争力的长期隐忧。
 
  要打破产业竞争力不弱但薪资及所得停滞的迷思,当然要从多方面来努力,台当局也曾提出各式各样的方案、计划及措施,试图扭转愈走愈偏的产业经营型态及经济成长模式,但迄今为止,可以看到的具体成果非常有限,导致整个社会充斥无力感及看衰台湾的失败主义。在这种恶劣情况下,台湾需要的是一颗可以称之为“改变”的魔法石,彻底改变台当局、企业及人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