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无需担心通货紧缩

http://www.CRNTT.com   2014-11-07 13:12:57  


  中评社北京11月7日讯/中国经济的“健康指数”近来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引发一些机构对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担忧。不过,专家认为,CPI并不是衡量通缩的唯一指标,当前中国经济仍存在诸多有利条件。未来在基建投资、内需消费的驱动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低通胀引发通缩“狼来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记者周小苑述评文章表示,随着9月份CPI跌进“1”时代,创下56个月以来的新低,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也连续31个月同比下降。两个价格指数持续疲软,外界由此发出中国经济面临通缩风险的警告。有外媒认为,中国国内需求下降和房地产市场问题越发严重促使中国出人意料地滑向通缩。

  澳新银行认为,低通胀显示中国经济存在通缩风险,并将中国今年CPI的预测值,从2.2%至2.3%调低至2%。

  不过,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物价至少出现连续3至6个月的负增长,才能被定义为通货紧缩。目前中国的CPI依旧处于正增长的状态,只是增速有所放缓。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并未出现通货紧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中国目前还没出现真正通缩,但仍然需要警惕潜在的通缩隐患:一方面是要警惕双向通缩的问题,由房地产市场、地方融资平台和金融产品等资产通缩带来的价格通缩,会打击百姓的财富效应和消费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另一方面是输入性通缩问题,当前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导致各国货币汇率波动,影响了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稳定。
  
  经济运行未现通缩迹象

  文章称,“从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这一判断的证据不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通货紧缩一般是指市场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持续下降。但今年以来,中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CPI回到2%以下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从环比来看,9月份CPI环比上涨了0.5%,这说明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随着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初步判断未来几个月CPI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看来,中国并没有出现通缩有三条理由:首先,中国的CPI并没有出现下降通道,只是增速出现下滑,这也只能表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好;其次,通货紧缩不仅是物价下跌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