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郑伟彬:台湾政治力量的重大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4-12-02 09:28:07  


 
  传统上认为台北的选民结构蓝绿为6:4。因此,只要蓝营自身不发生分裂,像1994年的台北市长选举,国民党的候选人一般都能获胜。这被视为国民党过去16年能一直在台北执政的原因所在。但事实上,这些年来蓝绿两党的政治恶斗已经让台湾民众相当厌烦。这也是为何此次,连胜文与柯文哲都是以“政治素人”的形象加入台北市长的竞选,两人最初的民调支持率都不错。

  但可惜的是,连胜文高开低走,此后的选举策略、路线完全陷入国民党旧有的选举套路,政治新人的形象也因此失去。相反,柯文哲无论是竞选方针,或是竞选方式上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创新。比如在竞选口号上提出超越蓝绿、推翻蓝绿高墙,要实现“开放政府、全民参与”等目标;同时竞选时不插旗、不用宣传车等,募款在达到法定上限后也随即停止。这些都给台北的选民新鲜感。即使怀疑其是否真有能力超脱政党的影响,但却能让对传统蓝绿政治恶斗的选民愿意给他一次机会。也正是这样的形象和竞选理念,使得柯文哲在青年世代中具有高人气。

  据媒体调查显示,在20岁至29岁之间,柯文哲有七成的支持度,在30岁至39岁,也有近五成的支持率,高出连胜文三成。甚至有调查显示,在首投族中,柯文哲与连胜文的支持度为8:1,具有绝对的优势。正是在青年人的层层推动下,柯文哲的支持率不断飙升。有媒体甚至形容此次蓝营的家庭将发生“家变”,即父母等长辈支持连胜文,而青年人则支持柯文哲。

  此外,习惯上我们一般认为台湾青年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因此投票率都相较比较低,但为何在此次的选举中,青年世代却被认为是选举的关键因素。这里不得不提到这几年来台湾公民社会力量的崛起。

  由于这些年来,马英九在施政上的失当引发青年世代越来越多的不满,从而使得他们不得不参与到政治上来。在诸如环保、土地正义、人权问题上的社会运动,越来越多地见到青年人的身影,如苗栗大埔、恶质都市的更新、兴建美丽湾饭店等。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些社会运动逐渐抛开传统的政党动员机制,是由社会人士自动发起,通过网络传播而形成的,其主体以青年人为主。比如2013年的洪仲丘事件、2014年的太阳花运动。

  这里反映的不仅仅是青年人对蓝绿两党政治恶斗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青年世代在价值观上的变化。具体而言,包括两个面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