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对于“民国”符号的认知逐渐产生变化 |
中评社香港6月14日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黄继朝,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5月号发表专文《实现“一国两制”过程中的“民国”符号问题分析》,作者认为:“在推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妥善处理曾经的国家政权符号‘中华民国’的问题是重点亦是难点。首先,必须要认清当前‘民国’符号的政治空洞性。其次,也不能忽视近年来两岸对于‘民国’符号认知的奇妙变化,相比于大陆越来越高调自信地对待“民国”符号,台湾对于‘民国’符号的认知却逐渐虚化和异化。最后,两岸对于‘民国’符号认知的转变与差异也对两岸关系的正常交往带来一定的阻碍,对于推动实践两岸‘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带来负面效应。为了维持和推动两岸关系的深入向前发展,在大陆已经逐渐能够客观理性地去看待‘民国’符号的情况下,台湾方面需要努力培育对于‘民国’符号合情合理的认知。”文章内容如下:
2014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台湾统派人士时,突出强调了“一国两制”的重要原则,并指出“‘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12月,参访澳门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见到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和巨大成就的时候,更是高度评价了“一国两制”,表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事实证明,在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以及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仍是当前解决中国国家统一问题的最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