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刘凤良:中国新经济动能的构建有七个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6-09-18 00:19:36  


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经济学院教授刘凤良(中评社 徐梦溪摄)
  中评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徐梦溪)“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6年第三季度)”昨日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经济学院教授刘凤良出席并发布题为《全球技术进步放缓下中国新动力的构建》的报告,明确指出构建中国经济新动能的七个方向。

  刘凤良在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上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能尚在孕育之中。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节点。

  刘凤良表示,在从低收入到高收入转换过程中,大多数国家经历了增长速度放缓,这符合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旧动能的衰竭是关键原因,而能否构建出新动能以启动进一步的内生增长却没有一定之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在挖掘原有动能的同时,转变增长模式,实现新动能支撑下的持续增长。

  那么中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有哪些方向?刘凤良认为,我国经济新动能的构建应该致力于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前沿创新转移,从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转移,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向技术创新导向的民间资本设备投资转移,从数量扩张为导向的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向以适量提升为导向的农业现代化和深度工业化转移,从数量提升的城市化向城市群一体化为代表的深度城市化转移,从外需的数量扩张向攀升国际价值链的新型开放和提升国内居民消费水平转移,从改革红利向结构性改革红利战役。

  刘凤良特别对“技术创新”加以解释。他认为,目前世界技术创新趋缓,新技术尚在孕育期,经济处于新旧转换期,短期内出现新一轮技术爆炸几无可能。目前在除计算机技术以外的领域取得的新突破还相对较少,当前世界还处在上一个信息革命的技术变革时期。世界主要的技术进步领域还将体现在和计算机有关的部分。

  “新技术革命的孕育期意味着中国存在加速赶超和弯道超车的可能。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研发投入占比、专利申请总量等指标上呈现出赶超之势。在制造业就业占比上升态势的背景下,高研发密集度行业在制造业占比的上升就意味着我国搞研发密集度行业在总就业的占比快速上升,产业结构具有在世界技术前沿进行研发的初步基础。”刘凤良提醒说。

  他建议,当一国的技术与国际前沿技术具有一致性时,最有利于转型发展。我国若率先实现前沿技术创新,将发挥更高的增长潜力。“新动能中,技术创新是先导,人力资本和资本投入是必要,行业和城市群一体化是配置,对外贸易和增加收入是实现规模效应的保障,而要想实现这些新动能转换,改革是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