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章念驰:历史激流中的一个台湾家庭

http://www.CRNTT.com   2017-04-30 00:09:54  


 
  瞭解历史 是为了认识当今

  我有幸从1988年始,就从事两岸关系工作,近三十年来认识岛内同胞无数,所以《忽如归》中所述的人和事,我丝毫不陌生,如同亲涉。许多涉事的人,首先进入眼帘的尤清、康宁祥、林正杰、朱高正等,其后出场的如陈映真、王晓波、黄春明、宋东文、陈鼓应、王津平、李胜雄、殷海光、王拓、陈满、余政宪、翁金珠、颜锦福、许荣淑……耳熟能详,有些还多次有过交往,所以读来亲切可近,恍若昨日,历历在目。他们经历的痛苦爱国,犹同亲受,尤有共鸣。台湾这一段历史很重要,要认识今日之台湾,必须瞭解昨日之台湾,但这恰恰是今日之盲点。台湾青年一代他们出生在“四小龙”最辉煌时期,他们看到的也许是一路衰落,不知什么是“白色恐怖”,不知道什么是“威权时代”,成为不满的一代。而大陆青年人更不知我们的昨天,也不瞭解两岸的演变,有人甚至会问“文革是什么?”“谁是刘少奇?”“谁是李登辉?”

  戴小华通过她的文笔,展现了六、七十年代的“白色恐怖”,在这种专制特务统治下,蒙受冤屈的受害者达14万之众,有“二二八”案、澎湖“七一三”案、孙立人案、郭廷亮案、柏扬案、雷震案、李敖案……乃至美丽岛案,当时的台湾爱国有罪,没有民主、没有言论自由……,最终也导致国民党专制政权的覆灭。台湾在结束“威权统治”后,做出了平反历史冤案的决议,拿出了195亿巨额台币作为赔偿,但也有许多受害者,拒绝赔偿,因为这是不能以金钱可以抚平的伤口,台湾民众要的是“民主化与本土化”。

  如果我们不瞭解这段历史,你就不能瞭解今日台湾的政治生态与政治诉求,追求统一也就不知从何着手。

  《忽如归》这故事,是台湾六、七十年代反“党国体制”的许许多多“民运”中的一个故事,当时无论体制内的“民运”,如《自由中国》到《大学》,或体制外的“街头运动”,蓬蓬勃勃。当时的统派与“独派”还不是主要矛盾,因此不乏统派与“独派”相互支持的故事,直到“保钓运动”后,反“党国体制”的人才分别形成真正的“统派”与“独派”,还有急流勇退的“逍遥派”。《忽如归》故事中的戴华光,就是从激烈的统派,坐了十一年大牢后,隐退成“逍遥派”,在大陆开了个面包店,销声匿迹了。这样的事例绝不是个别的,我亲身认识过多个这样的人,在今人看来是有点不可思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