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月刊:两岸关系新时代 台湾如何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8-01-17 00:09:11  


 
  十九大后,岛内掀起了一股反思台湾的大陆政策,要求尽快开展两岸政治谈判、以为台湾寻求最佳归宿的思潮。如前“外交部长”欧鸿炼指出,台湾“应舍弃与对岸的对抗,透过谈判、妥协,争取两岸和平发展”。前台联党主席、台湾和平互信研究会长苏进强认为,“中华民族复兴不能缺台湾,台湾发展也不能没有大陆。”台湾著名政治评论员黄智贤表示,两岸统一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这个时间拖得越长,大陆所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小,而台湾所付出的代价则会越来越大。而政治学者赖岳谦教授则认为,既然追求“台独”是不可能,也不现实,更做不到,而且也不敢做,那为什么不思考统一议题?台湾的有志之士们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十九大报告为台湾问题的终极解决定下基调,这股反思的思潮正在岛内延伸和发酵中。

  其次,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两岸人民身份的最大公约数——“两岸同胞”的概念。这个新身份确立了台湾同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他们与大陆同胞共同成为民族复兴的主导者,成为发展两岸关系的推动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与动力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将此重任赋予当代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作为两岸关系的主体,需相应承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与发展两岸关系的主体责任,即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共同”:“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这“三个共同”的要求,既是心灵契合式统一模式的内在要求,也是两岸同胞的历史责任和现实奋斗目标。十九大后出现的“卢丽安效应”,就是“两岸同胞”这一主体性身份发酵的具体表现。作为一个台湾本土出生长大的台湾儿女,卢丽安教授在海外学成后随夫婿来大陆工作,她依照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入中共,并当选中共十九大代表。她以“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生为中国人为傲”,希望岛内乡亲一起来共同参与共圆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在她的感召下,已有多位在大陆读书、工作的台湾青年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卢丽安效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显着标志。

  第三,十九大报告贯彻习近平“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的思想,以我为主、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情况,遵从大陆自身的发展节奏开展对台工作,主动提出一系列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政策举措:“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