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月刊:台湾核能利用争议的未来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4-02-26 00:02:17  


 
  2014年4月15日,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公开宣布自22日起禁食,要求停建“核四”,引发台湾社会高度关注。2014年4月27日,国民党当局被迫发表“两点共识”,包括“核四一号机不施工、只安检,安检后封存;核四二号机全部停工”、“承诺尽速召开全台能源会议,以确保未来供电无虞”〔4〕。“核四”于2015年7月起进入封存状态。台湾当局编列“核四”相关预算累计达2,838亿元,截至2014年已执行2,829亿元,仍未发出一度电,沦为政党恶斗牺牲品〔5〕。

  (四)“公投”之下社会撕裂、无共识(2016-2022年)

  2016年民进党再度执政后,随即成立“行政院能源及减碳办公室”,统筹制定“能源转型政策”。2017年6月,台湾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正式公布“能源转型路径规划”,提出以减煤、增气、展绿、“非核”的再生能源发展方向为规划原则,于2025年达成“再生能源20%、燃煤30%、天然气50%”发电结构及“非核家园”目标〔6〕。但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加上核电厂退役使基载电力锐减,大幅增加电网风险管控难度,导致台湾多次爆发全台大停电引爆民怨,国民党等在野党派趁机发起“公投”,试图限制民进党推动“2025非核家园政策”。但经历2018“以核养绿公投”、2021“核四商转公投”后,台湾社会仍未在核能利用上达成共识,民意撕裂,高度对立。“以核养绿公投案”通过,废除“电业法”第95条第1项“核能发电设备应于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运转”的条文,但并未约束民进党当局不可推动“非核家园”〔7〕。2021年12月,蓝绿将“四大公投”操纵成基本盘对决,民进党利用执政优势强推“四个不同意”,最终包括“核四商转公投”在内的“四大公投”皆未通过。

  同时,核废料处理亦无具体路线图,只是一味拖延。2017年2月,台湾当局原子能事务主管部门要求台湾电力公司应于3年内完成集中式贮存场,否则逐年开罚3000万元;若没有找到更好去处,兰屿十万桶核废料应于九年内搬回三座核电厂及位于桃园的核能研究所〔8〕。实际情况是,台湾电力公司并未在2020年2月前完成贮存设施选址,且新北市和屏东县均反对将兰屿核废料迁至核电厂内〔9〕。据台湾当局原子能事务主管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5月,核一、核二、核三电厂的低放射性废弃物贮存现况分别为44,922桶(1桶等于55加仑)、59,271桶、9,960桶,共计114,153桶;兰屿废料贮存场贮存有100,277桶。

      二、2024台湾“大选”中核能利用博弈加剧缘由

  2024年台湾“大选”中,蓝绿白等各方围绕核能利用议题展开激烈博弈。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坚持“2025非核家园”政策,但也提出“核电紧急备用说”“未来不排除核能”等政见〔10〕。国民党、民众党猛批民进党当局能源转型失败、“2025非核家园”跳票,支持核电作为过渡能源继续发挥作用。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提出“以绿永续、以核减煤、迈向无煤、以气承转、节能优先”的能源政策,支持“核一”、“核二”、“核三”在检修无虞下重新运转,“核四”成立安全委员会,在安全无虞下重启〔11〕。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强调能源政策不应被意识形态绑架,认为核能是过渡期所需,应待再生能源发展增加后再停掉核能,支持“核二”“核三”延役,“核四”进行安全总体检后再决定是否重启〔12〕。核能议题热度持续发酵虽有基于选举利益的政党操弄,但背后更多折射的是台湾社会对民进党能源转型失败、电力系统韧性差、经济发展受限等问题的不满与担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