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能源主权、能源安全与中国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08-12-02 00:03:29  


 
  五、内外并举,适当合作:维护能源主权与安全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新的能源需求趋势,针对当今世界能源和地缘政治格局,要内外并举,着眼长远进行战略规划。

  (一)明确并落实中国的能源资源主权意识。 
要从战略高度看待我们的资源和能源主权问题,切实维护中国的发展利益、安全利益以及民生利益。近年来,国际资源能源市场一些所谓的能源或资源大鳄、行霸,近年来不断联合起来对付中国,开出天价并逼迫中国接受。中国在国际市场不断遭遇石油、铁矿石等国际供应商的集体讹诈,买什么涨什么,吃了许多大亏而无可奈何。其中有缺乏国际定价权等因素,但我方在谈判中中方过于分散,自己统一不起来也是重要原因。国家要进行长远的统一规划并协调资源、能源的谈判,必须考虑适当使用中国的资源与能源“杀手锏”。比如,我们内蒙古地区稀土资源丰富,储量占世界的80-90%。但多头管理效果不彰,部门利益驱动造成滥采滥挖、加工粗放、低价倾销,不仅造成极大浪费,更严重影响中国的资源安全。中国政府应该对这些战略稀缺资源进行统制,使之成为与世界大国尤其是西方国家进行战略博弈的战略资源杠杆,而不能老是被动应对、受制于人。除了稀土外,我们还有丰富的煤炭以及其他许多稀有贵金属等宝贵的战略稀缺资源,还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海洋能源储备,而中国海洋国土的三分之一已经被他国战略和蚕食,局势相当严峻。中国要师法国外对我们进行卡脖子的手法,把我们的战略稀缺资源作为平衡杠杆,适当利用、灵活使用,化被动为主动,不要老是担心不利于“和谐世界”建设,老是怕惹恼了那些居心不良的供应方或定价谈判方。可以实行战略资源或能源对外出口配额制,国家统一管制,一致与国际需求方进行定价谈判,这是重要的资源、能源反制手段,否则我们会长期被动、亦步亦趋、不得翻身。要坚决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这与国家领土领海主权、资源能源主权息息相关。还要大力增强开源节流意识,开源固然非常重要,但节流更加重要和必要,尤其要大力提高杜绝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要彻底改变对人口太多是包袱的理解误区,13亿人口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资本财富,中国最有潜力和收效的投资,是投资教育和科技,通过推进社会公平、大力提高民生质量、推进公民社会建设,增强公民的自我创造潜能;争取把免费义务教育扩大到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的素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的人口素质全面提高了,全民族的精神凝聚起来,这更是中华民族无限的庞大资源优势;反之,个别竭泽而渔的做法则容易引起纠纷,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中国政府已经提出坚决彻底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同样是维护国家资源、能源主权的战略决策。 [36]

  (二)要吸取教训,立足国内,居安思危,扎实做好国内能源发展支撑,尽可能降低石油国际依存度。第一,“风物长宜放眼量”。要培养战略思维、前瞻思维、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越有前沿和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就越能把握主动。第二,要加大勘探力度和投入,提高石油自给能力。尽管勘探难度比较大,中国仍具备成为石油强国的潜力。 油气资源探明率低,中国的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为38%,其中海洋石油探明率为22%,处于勘探中期阶段,远低于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和75%的美国石油探明率,中国西部油气资源和海洋油气资源发展潜力巨大[37]。第三,要不断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保持各种能源的相对均衡发展,稳步发展煤炭产业,延缓用石油替代煤炭的进程。通过立法、税收、设立政府部门等方式,大力切实推进节能新技术、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水力、风力、地热、可燃冰、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据估计,中国南海开采前景广阔,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达到我国陆地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1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出200立方米甲烷气体,其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常规天然气的2-5倍[38]。国家发改委2007年出台报告透露,中国在未来10年将投入8亿元用于“可燃冰”的勘探研究,预计可在2010至2015年进行试开采,而实现商业开发还有待技术上的突破。第四,要深化石油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石油市场机制。改革现有石油工业管理体制和市场准入机制,加强油气立法,创新和改革油气管理体制,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市场竞争,并着力培养具有国内外广阔视野的高级石油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设立能源部等统筹部门,推进国家各部门和公司共同协作,打破油气资源的垄断,适当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并吸收民营资本。制定《石油法》、《天然气法》等相关法律并严格执行落实[39]。可以考虑建立跨部门的能源规划和协调委员会,派出能源大使并在重点国家设置能源参赞。第五,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能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到2010年实现GDP能耗降低20%。同时,中国有机会更进一步,在发展经济好环保方面寻求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并使之引领世界。中国在改变能源需求方面有巨大潜力。从多方面入手提高能源产出率,有助于使中国的能源需求从4.4%放缓到2020年的2.8%。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出解决能源需求效率问题的坚定决心,最近推行并强化了一系列有关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40]

  (三)着力发展替代能源,尤其要重视清洁能源开发。中国开发清洁能源的前景十分广阔,在我国已探明的地热储量为4600多亿吨标准煤,目前只开发利用了不到十万分之一。西藏拉萨附近的羊八井地热电站,现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发电量已占拉萨电网的50%。世界上约有10亿千瓦的潮汐能,我国就占2亿千瓦,但这些能源还远未开发,技术上也有待突破。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核电,预计到2020年,将有10多个核电站在我国大地上屹立起来,核能发电量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0%。我国风力发电起步较晚,现在我国也开始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研制,并从国外引进一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41]。2007年11月的第二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中国能源办相关官员表示,未来中国能源的方向是清洁、高效、多元、可持续,要加强规划,推进研发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将占能源比重的15%,太阳能发电发展到18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3000万千瓦,风能发电3000万千瓦,液态燃料1000万吨,固态燃料5000万吨等;但发展生物能源不得占用耕地、不得大量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当前生物能源的主要形式有沼气、生物制氢、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尽管其比重还很小但发展潜力不可估量。生产沼气的设备简单,方法简易,适合在农村推广使用。我国科学家已可以小规模进行生物制氢,但要实现生物制氢产业化,还有许多技术和经济问题需要解决。总体看,我国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生产约5亿吨粮食,同时产生7亿多吨秸秆,除去用于饲料、肥料和其他工业原料外,至少还有一半可用于生物能源。加上禽畜粪、森林加工剩余物等,我国现有可供开发用于生物能源的生物资源至少达到4.5亿吨标准煤,约相当于我国2000年全部一次能源消费的40%。我国还有约20亿亩宜农、宜林荒山荒地可用于发展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42]

  (四)从战略高度冷静判断国际油价大趋势,吸取教训、重视战略石油储备建设,但要选择合适的介入时机,并兼顾其经济和战时安全。第一,国际原油储备充足,石油廉价时代并未终结,还会到来。在当前中国不能加入国际油价定价机制、不能获得定价权的情况下,在国际油价高位急躁出击、四处购买必然会上了投机商和大国的当,并越发抬高油价,进一步给西方的“中国能源威胁论”制造口实。在这个时候,要有独立判断、冷静对待,要兼听则明,避免片面的专家意见影响国家能源决策,尤其要辩证分析西方的舆论和意见,避免被其诱导或被其“先入为主。”其实,国际石油的储备和供应不成问题[43],石油价格疯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发展因素。据测算,仅投机商炒作一个因素就导致油价上涨30%,美国搅动国际局势、局部热点影响消费心理预期等非经济因素也占据非常大的比例。考虑到国际原油储量充足,伴随美国对外政策调整、国际形势逐步稳定以及各国国内措施的跟进,国际石油价格用2年左右的时间重新回归到40美元每桶的相对低位仍是可能的[44]。第二,择机购油充实战略储备,并努力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在油价高位时可按兵不动,必要的石油进口用于发展需求,同时抓紧推进战略储备库建设。在未来的低价位,中国可考虑增大购买量进行石油储备。在石油储备方面,要注意通过立法进行大力推动,要注意发挥政府作用与民间资本的结合,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都很主要[45]。要寻求通过综合战略策略,逐步占据有利和主动位置,争取国际油价发言权和干预。这样不仅可以打破西方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还可以把国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到国际市场上,变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为积极影响者[46]。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