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消费券”能否成为刺激消费的良方

http://www.CRNTT.com   2009-01-12 08:33:32  


  
  陈翔军:尽管此次以发放消费券的方式直哺民生,在成都市还是头一遭,但我们“送温暖”的基本定位幷没有变。因此,一方面,为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我们将受助对象锁定为城乡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农村五保户三类。因为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困难的群体,这三类对象的信息在我们的社保台账中长期跟踪更新、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具体到任务的执行,主要还是由我们各级民政系统、社区的工作人员合力完成,由于是常规化的本职工作,幷不增加额外的执行成本。而为了确保整个发放工作更及时、高效、有序,我们不仅限定了消费券的使用期限,也在价格合理、服务诚信周到、群众兑用方便的原则下,经过面向各级群众的公开评议,选定了承担此次供货任务的商场、便利连锁超市。 

  此外,我们不仅订立了严格的操作程序和纪检机制,宣传工作可以说是做到了家喻户晓,还开通了专门的监督热线,就是希望能把此次消费券的发放,真正做成一件令群众满意且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实事。 

  主持人:尹教授,听了成都的制度设计,您作何评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尹晨:可以说,成都这次率先在全国作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尤其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居民消费不足且持续走低,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刺激消费,改善民生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我想,这是“成都案例”最值得肯定的一面。但鉴于其目前的发行规模为3000多万元,还不到成都去年GDP总量的万分之一,即便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乘数效应”,能产生的实质拉动效应比较有限。准确地说,成都此次的举措更多是一种扶贫性的政府转移支付,能为弱势群体雪中送炭。 

  当然,规模幷非消费券能否充分发挥效用的唯一关键。发放消费券的必要前提还包括:发放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平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 

  主持人:现在每每论及消费券到底是不是一种刺激消费的好办法,日本在1999年发放“地域振兴券”的案例常常会被拿来作为引证。在您看来,日本当时幷不成功的尝试可以为我们提供哪些借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