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武大前校长建议取消不合格在职研究生学位 | |
http://www.CRNTT.com 2009-03-03 11:46:22 |
十意见之八 实行教授定编制 现在坊间流传许多贬斥教授的笑话,“菜教授”、“水博导”,甚至一元钱买几个教授的戏言 。大学中教授职称评定严重失范,致使不少教授名实不符。以前大学教授多是博学多识的学者,受人尊重。可现在大多数教授,学历不全,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低下,丧失了魅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追求表面学历、学位、头衔,不下真功夫做学问。二是大学之间相互攀比,看谁的教授多、博导多。那些拥有教授和博导资格评审权的重点大学,更显得浮躁和浮夸,没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是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办严格评审的,须在全国范围内由7位同行业权威人士民主评议。1993年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位导师评审权下放,先是一些已经有博士点的重点大学拥有自行审批权,随后连一般大学也能自行审批了。据估算,目前,武汉地区高校博导超过4000人。 ◇声音 “以前一个学校只有几个教授” “我们读书的时候,一个学校只有几个教授,博导就更少了。”原湖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87岁的朱祖延先生说。朱祖延于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是大学者汪辟疆、殷孟伦的高足。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第一次恢复职称评定时,他被评为副教授,曾负责《汉语大字典》编写,并获得首届“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朱老说,他1947年开始教书,到1980年才成为教授,而直到退休,他也只是个研究生导师。“现在我的学生们都是博士生导师了。”本报记者 郭婷婷 十意见之九 砍掉2/3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应当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近年来,几乎每个重点大学都发生过教授剽窃、抄袭事件,其中有校长、院士、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等。多数大学做出了严肃的处理,但也有的大学不了了之,采取了姑息养奸的态度。有个别的大学,明明存在教授剽窃问题,不仅不处理,反而借助媒体吹嘘“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质量不高的论文为何能频繁上学报?湖北大学学报原资深编审陈阳凤说,在高校里,如果要评职称,论文是一道硬杠杠,即使体育老师和医生都一样。 陈阳凤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论文评价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导致评价一名学者只看论文数量而不是真正考察其学术水准。“这种考评体系的实质是将学术研究异化成为一种获得功利的手段。”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