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俞晓群:历史在“糟粕”处断裂

http://www.CRNTT.com   2009-05-20 12:03:57  


 
  你看,紧接着就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魏晋时代禁绝“谶纬之术”等。直到清乾隆修《四库》,史称古书的“三大厄”之一,成为中国历史上毁书最多的事件。正所谓“糟粕”不尽,文祸不止。一路走下来,帝王们的战略雷同,对于历史文化的清肃手段,却在不断地创新。 

  想起这些远去的故事,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个文化绝灭的“焚书坑”。那一缕缕青烟,在沙化的大地上,在历史的天空中,忧伤地漂浮、缭绕。 

  近代以来,寻找“历史糟粕”的事情几乎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一场接着一场的文化运动。大到对整个儒学的否定,对整个中医的否定,小到对中国人一言一行的批评和嘲笑。胡适先生开列过一个“糟粕”的名单,包括骈文、八股文、小脚、太监、姨太太、贞节牌坊以及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地狱活现的监狱、动辄廷杖板子夹棍侍候的法庭等(《信心与反省》)。陈独秀先生也开列了一个“糟粕”的名单,包括鬼神、灵魂、炼丹、符咒、算命、卜卦、扶乩、风水、阴阳五行,称它们都是一派妖言胡说,万万不足相信的(《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搜索一下,类似的“糟粕名单”还有很多。他们共同的旗帜是反对封建迷信。封建是什么?它是人工划定的历史分水岭;迷信什么?当初是迷信鬼神、迷信物象、迷信运命、迷信强权。 

  但是,对于“糟粕”的判定,依然存在着时代性的问题,依然存在着多重标准的问题,因此也依然存在着“文化断裂”的问题。比如阴阳五行,冯友兰说它“于中古哲学史有甚大势力”,顾颉刚说它是“中国人的思想律”。现在陈独秀说它是“妖言胡说”,应该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那我们只好把它扔掉、销毁或视而不见。但这样做,历史又会出现空白,中国古代哲学史还怎么写呢?这大概就是季羡林先生所说的“精华与糟粕分不清楚”的原因吧。 

  其实“去其糟粕”不但会造成历史的断裂,也会造成现实的断裂。前不久,我与一位台湾某大学校长聊天。他问我:“为什么在大陆各级学科设置中,许多古代文化门类都见不到踪影呢?”我反问:“什么门类?”他说了一大堆题目,数术、星象、丧葬、五行等等,我听到一半就笑了起来:“这些都是历史糟粕啊,怎么还能设学科呢?”现在想起来,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断裂么? 

  再说一个故事。春节期间,我去一家大商场买春联。我发现,今年卖“门神”的突然多了起来。一套两张,左边的门神红脸,右边的门神白脸。卖货的大多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我问:“这两个门神叫什么名字?”一个女孩子说:“不知道,老师没讲过。”一个男孩子跑过来说:“我知道,是关公战秦琼!”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