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富别张狂 穷莫自弃

http://www.CRNTT.com   2009-05-19 11:18:13  


寳马车在哈尔滨撞人引发后引发一系列反思
  中评社北京5月19日讯/新华网今天登出王甘武的文章“富别张狂,穷莫自弃”。文章表示:“富人和穷人长时期内还要同在这块土地上相生相伴,一道前行。调整各自的心态行为,把相互鄙视的心思用到信仰制度规范上去,把彼此愤恨的力量使到严格依法办事、构建和谐中去,让规则变得神圣和一视同仁,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风尚就会渐成气候,富贵且仁、贫者奋发的价值取向就将成为主导。” 文章内容如下: 

  宝马本是德国名车品牌,在经历了一系列有关宝马车的负面事件之后,这个品牌在中国百姓心目中,更多地和为富不仁、恃强凌弱这些标签式评价联系在了一起。特别是在网上引起舆论沸腾的“哈尔滨宝马案”之后,这一印象几乎成为宝马留给大众的唯一联想。

  是车总要上路行驶。从理论上讲,只要是路上开的车,都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宝马车以致所有好车都不例外。和普通汽车不同的是,名车的每一次交通事故都能在媒体炒作中吸引足够的眼球。

  名车很贵,只有富人开得起;相比之下,“出无车”的行人更容易被直观地当作穷人。名车发生碰撞事故,如果受伤死亡的是行人,富人撞伤(死)穷人和强势群体恃强凌弱这样的印象就会“自动生成”。加之一些媒体煽情的报道,一起交通事故就被赋予无比丰富的社会含义,成为另一种“中国社会各阶层状况分析报告”。

  不能一概而论,说公众这样的直观解读是不负责任的非理性表达。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没有名车撞人案中强势车主飞扬跋扈、草菅人命、官官相护等丑闻的曝光,谁又会天生把富人往坏处想呢?现实的案例可能是个案,也许根本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坏事传千里”和“一粒屎坏一锅汤”的传播原理,让公众对个别富人恶劣行径的评价变成“标签”,进而贴给所有先富裕起来的人群。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