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政治改革 要从县政开始

http://www.CRNTT.com   2009-06-03 11:49:59  


 
            干部交流的弊端

  现在的县委书记要成为中央委员可能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了,县委书记要见到中央高层领导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县政和中央之间不存在任何制度性的关联。中央政府所能做的就是做些制度规定,如强化干部交流制度。

  干部交流制度“一刀切”地在所有层级实施。这个制度的其中一个重要意图在于防止地方主义。在这方面的确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无穷的恶果,至少在县政层面。干部交流是自上而下决定的,就是省级政府决定县级干部交流。在很多地方,干部交流演变成了官职买卖,成了上级干部腐败的工具。很多县级干部为了政绩,拼命追求政绩,因此形象工程不断。县政干部频繁地调换,那里的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被剥夺和掠夺。

  社会经济方面县政也被边缘化。因为单纯地把现代化理解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乡村象征的县自然得不到重视。实际上,很长时间里,国家政策很少有向县政倾斜的。即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仅仅是视为是农村经济发展,幷没有把县政建设考虑在内。这一点,也表现在近年来的“省管县”政策。但不管怎样,这些政策既没有有效地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县政建设更没有任何关系。看看有多少县级财政处于破产状态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当然更不用说乡镇政权的财政破产了。)在很大程度上,县政处于政治(行政)和经济双重破产状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抓大放小”政策中的“放小”部分对县政也带来极为负面,甚至致命性的影响。很多所谓的县政“黑社会化”和“放小”政策有很大的关联。所谓的“放小”就是民营化。这个改革设想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民营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从而推进地方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演变成恶性私有化。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县(市)级政府。县(市)级政府本来就具有公司型政府特征。恶性私有化不仅导致了这一级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更因为围绕着私有化,官员之间、官员和商人之间的纷争不断,内部交易,腐败升级,从而使得县政“黑社会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