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诺贝尔奖的质疑

http://www.CRNTT.com   2009-10-10 08:13:26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应用科技方面的巨大贡献,有资格获取诺贝尔奖。
  中评社香港10月10日讯/“有一些人不讲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基础,说中国大陆没有人得奖,是牵涉到社会主义制度,说中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可能产生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太武断了。”“对农业科学技术贡献巨大的袁隆平,并没有得到诺贝尔奖。这是评判的尺度标准问题。如果诺贝尔奖的评选委员会的评判,有一种关怀全人类的眼光,发觉解决大多数穷人的农业技术创新也是重大的应用科学技术发明,那么,中国人就应该得奖。 ”《文汇报》今天登出古云的文章“诺贝尔奖的质疑”,做出上述评价。文章内容如下:

  高锟获得了物理学诺贝尔奖,43年前对光纤有所发明,43年后才颁奖,显然是沧海有遗珠,长期被忽略了。有人更问,何日在大陆工作的中国科学家才得奖? 

  长期以来,诺贝尔奖基本上都是颁发给基础理论研究有成就的科学家,至于对实用技术有所发明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则很少颁发诺贝尔奖。美国的科技的确就在世界各国的前面,所以,美国籍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最多。美国有最多的开发费用、最好的实验设备、最多的来自经济富裕社会的生产领域的新课题,这些科研条件,是中国比不上的。中国还须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努力,才可能追上美国。 

  有一些人不讲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基础,说中国大陆没有人得奖,是牵涉到社会主义制度,说中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可能产生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太武断了。 

  这种说法完全不讲客观条件,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五亿人民温饱也成为问题,西方曾经断言,中共政府可能没有办法养活五亿人口而垮台。结果,中国仅仅用了六十年,就改变了中国贫困的面貌,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实体。中国的追赶速度令全世界瞩目,每年百分之九点五的经济增长,有四成以上是科学技术进步提升生产力所达致。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三倍。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耕地不足、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薄弱,决定中国不可能采用西方走过的道路去加快发展。中国今天能够翻天覆地起变化,全凭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统筹分配,用六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工业国家二百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科技发展大多数都是应用技术。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很难仿效西方工业国家进口化石能源发展工业,但是中国的科学家发明了新的地质理论,找到了大批新油田,中国化石能源的自给率达到百分之九十。 

  中国人近二百年来不断受到饥饿的威胁,袁隆平的水稻基因理论,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中国人民在建国初期每天只有一碗饭,今天已经有四碗饭,脱离了饥饿。这些应用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中国人民生活的改善,是历史性的成就。但是,这些都是应用技术。所以对农业科学技术贡献巨大的袁隆平,并没有得到诺贝尔奖。这是评判的尺度标准问题。如果诺贝尔奖的评选委员会的评判,有一种关怀全人类的眼光,发觉解决大多数穷人的农业技术创新也是重大的应用科学技术发明,那么,中国人就应该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