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宏观调控基调似应加上“控物价”

http://www.CRNTT.com   2010-02-27 08:57:37  


 
  文章认为,未来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二次探底”的概率非常小。另外,中国经济内部增长潜力巨大,去年在出口拖累整个GDP3.9%的情况下,GDP依然增长8.7%。可以想像,如果今年出口形势好转,对经济拉动为正的情况下,GDP增速将会更快。有专家预测过,如果今年出口年增幅在10%左右,经济增长率将在9%以上;如果出口恢复较快,年增幅达到20%以上,经济增长率可能会达12%至13%的水平。可见,“保增长”是相对容易达到的目标。

  但是,眼下物价加速上行势头明显,通胀预期急剧升温,“控物价”形势严峻。

  文章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社会各界大都认为今年CPI涨幅将不会超过3%,属于温和通胀。但之后的经济形势表明,这个判断似乎过于乐观了。

  自去年11月CPI数据由负转正以后,物价加速上行势头明显,通胀预期明显上升。去年12月CPI同比增长1.9%,与11月相比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PPI结束连续11个月负增长,同比上涨1.7%。受去年底今年初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低温多雪等天灾,造成蔬菜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今年1月份新涨价因素估计在1.2%至1.5%,加上翘尾因素0.8%, CPI预计在2%至2.3%之间,PPI在3.5%至4%之间。而世界经济复苏以及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贬值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也加大了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考虑到国内今年将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必然会提高企业成本,牵动商品价格上升。尽管存在几个月的时滞,但信贷超常增长,广义货币供给量快速增加必然会引致未来物价水平上升。去年贷款增量达到9.59万亿元,M2增长率高达27.7%。今年1月,尽管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但信贷增量可能仍要超过1.3万亿。

  另外,全国大范围地推进水、电、天然气等资源和能源商品价格的改革,不仅明显拉动物价总水平上升,还会放大居民的通胀预期,使得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切身感受到的价格上涨,远远超过国家公布的CPI涨幅。此外,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出现的明显上涨,使得通胀压力加大。

  去年的宏观调控基调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今年宏观调控基调大致和去年类似,但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保增长”问题紧迫性不大;日渐凸显的内需和结构问题,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每年都需要“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则是一个永远坚持的方向。由此,短期内宏观调控基调应在原有基础上加上“控物价”,而且要优先。

  文章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坚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货币投放量和信贷规模;二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并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四是积极推进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不仅反映要素的市场供求状况,而且要反映其稀缺性以及环境保护成本,并推进要素市场主体培育和监管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和化解,防止其积累放大。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