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章念驰:走出两岸关系盲区

http://www.CRNTT.com   2010-04-05 00:04:57  


 
  要牢牢把握“和平发展期”的大局

  “和平发展期”是新的两岸关系产物,还不满两周岁,两岸的一切有识之士,都要呵护它养育它。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沟坎与障碍,这些障碍中最大的莫过于是我们自己的心障。心障是此一念与彼一念之迷,大巧若拙只在一念之中,舍弃心障,就会海阔天空。去秋郑必坚先生率队赴台参加“两岸一甲子”研讨会。会上他说,“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他引用胡锦涛主席话称:“回顾近代民族之艰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民族之光明发展前景,我们应该登高望远、审时度势,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以更远大的目光、更丰富的智慧、更坚毅的勇气、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些论说应该成为我们解决当前和未来两岸关系的指路明灯。

  有人认为“和平发展期”的“先易后难”与“先经后政”是在回避政治问题,他们急于政治谈判和签订“和平协议”,殊不知两岸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若能让两岸有二、三十年持续发展持续交流持续合作,难道这不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政治吗?这种政治将有助于让两岸关系摆脱过去和开创未来。至于高度政治的两岸将选择什么政体,是“邦联”或“联邦”,怎么统一对一个中国的认识,怎么解决国号,是选择“一国两制”还是“一国两区”……等等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应该在“和平统一期”去讨论去解决,届时解决这些政治难题的基础比刚刚两周岁的“和平发展期”要好得多了,解决的难度会大大下降,甚至会迎刃而解。在“和平发展期”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还是要坚持“九二共识”,至于是“一中各表”还是“各表一中”,宜予搁置。我们选择“先易后难”,不是回避矛盾,不是无视台湾民众对身份的追求和“国家认同”歧见,我们不是迂腐到无视两个政治实体的存在,不是看不到六十年来分治的现状,而是因长期分割与对抗,双方缺乏对话与合作,更不要说谈判,面对这种政治现状,两岸还缺乏政治信任,这是历史造成的缺憾,要逐步加以弥合。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在寻找“救亡图存”历史上,前赴后继,以牺牲五千多万人之代价,推翻了封建王朝,结束了殖民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又赶走了日本侵略军,“中华民国”是这段历史的产物,国民党与共产党都承认是孙中山的忠诚继承人,国共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曾在“中华民国”名义下易服改帜,共赴国难,共同救亡。后因国共内战,形成隔海对峙,国民党率三百万之众迁徙台湾,给台湾带去了众多人才、资金、文化……,踞岛而治,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创造了台湾经验与亚洲四小龙奇迹。而中国共产党在大陆取代了国民党,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摆脱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都是辛亥革命的继承者,都是血脉相通的同胞兄妹,但我们都是对一个中国的主权存在不完全的继承,我们都没有改变对一个中国的承认,我们都应该为双方取得成就而感到高兴,两岸一切成就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当今两岸同胞都面临世界之变,国际金融海啸将冲出一个新世界,我们要敏捷地认识这一大变局,站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去适应新变化。振兴中华,完成民族复兴,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两岸四地同胞的共同历史使命。大陆的国资与民资、台资、港资、澳资都是振兴中华的积极力量,在这伟大使命面前我们要摒弃前嫌,争取第三次合作,“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孙中山的继承者,都有责任共同缔造一个统一的繁荣的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新中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