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商品价格外低内高折射“中国模式”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0-04-16 08:31:44  


 
  政策优惠导致企业经营环境内外迥异  为了鼓励出口,可以观察到的政策优惠大致集中在大面积的出口退税、广泛设立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多重奖励出口企业这样几个方面。这些政策效果无疑是巨大的,也带动了经济、财政收入和就业增长。但是,正是这样的鼓励政策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内外迥异。 

  国内贸易环境难比国际环境
 
  作为WTO成员国,国际贸易环境已得到改善  这的确很难想象,在国内媒体随处可见贸易战、非关税壁垒这样的新闻,国际贸易环境似乎应当相当恶劣。其实不然,作为世贸组织(WTO)的一员,中国享受到了绝大多数成员国权利,加之中国政府对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努力颇多,总体上国际贸易环境处在持续改善的历史时期。

  金融危机后,WTO及时启动“贸易措施监督机制”,每季度发布《经济金融危机及贸易发展相关问题的报告》,跟踪和“曝光”各国经济刺激措施。我国商务部积极利用该机制,主动跟踪、分析有关国家经济刺激措施与WTO规则的一致性,对可能影响我国的措施加强对外交涉,取得积极成效。
 
  行政审批程序和投资限制推高国内销售成本  相反,国内贸易环境近些年改善发而没有那么显着。虽然国内贸易已不存在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原始的地区性和行业性壁垒,但壁垒仍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大量的行政审批程序和投资限制,这是推高商品国内销售成本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鼓励出口,企业进行国内贸易所需承担的税负往往高于国际贸易,这从另一个方面直接推高了商品成本。
 
  交易信用缺失、流通渠道不畅倒逼厂家出口  有人会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也存在诸如环保、安全等壁垒,但国内的这些壁垒有不同于此的一个中国特色,那就是难以琢磨。无论多么严格的环保标准或者是安全标准,只要是清晰而透明的,中国企业几乎都能迅速的适应。而国内贸易所遭遇的问题往往让人难以启齿、不能明言,只有个中人才知道真正滋味。例如烟草、食盐专卖制度,尽管早就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它依然顽固的存在着,不是么? 此外,商品流通渠道不畅、交易信用缺失等,使国内厂家更希望出口,因为这毕竟可以确保钱货两清。

  地区竞争是“中国模式”的要诀也是软肋
 
  出口越多,地方实惠也越多  遗憾的是,地区竞争妨碍了这一点。毫无疑问,地区竞争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地区竞争也妨碍了国内贸易环境改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