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易中天:中国,让人尊敬并不难

http://www.CRNTT.com   2010-04-27 09:20:47  


 
  那么,这一次,道德咋又没有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差异呢?

  也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在具体的道德规范之上,还有一个“共同道德”。既然是“共同道德”,那就是所有族群、所有国家、所有社会都认同,任何人也都要遵守,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因此,它只能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基本底线”。一旦突破,就“不是人”。唯其如此,它又必然超越意识形态、政治立场和国家利益,是“最高原则”。既然是“最高原则”,所有的成见和偏见,包括“挑毛病”的“惯例”,也都得让步。

  人类有这样一个“共同道德”并不奇怪。因为无论中国人、西方人、古代人、现代人,都是人。都是人,就有普遍人性。有普遍人性,就会有共同追求的理想,也会有普遍适用的价值,比如珍惜生命,尊重人权。这一次,中国赢得世界的广泛尊敬,就因为“举国哀悼表达了国家对普通公民生命价值的尊重”,表现出“人道主义至上的精神”。这样一来,过去对中国怀有疑虑的人,固然会另眼相看;那些怀有敌意的,也不敢说三道四。

  显然,让人尊敬并不难,只要如《环球时报》所说,表现为“人道主义的、对个体生命给予了最高尊重的现代国家”就行。同样,想臭大街也容易。比如,说什么“拆迁哪有不死人的”,以至于出人命都不能阻止暴力拆迁,就是践踏人类共同道德的言论和行为。这就不能不引起舆论的一片谴责,也不可能不遗臭万年。

  还有,在别的国家遭受灾难或恐怖主义袭击时幸灾乐祸,也算一个。我们必须记住,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生命,任何人的生命都有同等的价值。因此,任何人的无辜死亡,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悲悯和哀悼。对玉树遇难同胞是这样,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遇难者,也应该这样。这不是什么“西方价值观”。要知道,恻隐之心,可是“人皆有之”啊!

  现在,中国正在崛起,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国。在这个时候,我们是让人敬,还是让人畏?是让人尊重,还是让人侧目?是让人感动,还是让人厌恶?这是一个不能不想的问题,诚望国人思之,诸公思之!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