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国际化 不等于英语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5-19 09:49:23  


对“国际化”的误解,令很多孩子饱受英语之压力。
  中评社台北5月19日讯/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廖咸浩今天在《中国时报》登出文章“国际化不等于英语化”,作者指出“国际化顾名思义是综观诸国之意,因此,当然不能把视野局限于英语及英语系文化。虽说英语的准国际语地位使得它占有不少优势,普遍的学习并不为过。但若以为学了英文就可有国际观,仍不免以管窥天。因来自英文的信息非但不是中性的,甚且时有重大偏见;以CNN对波湾战争报导一例即可知。”文章内容如下:

  前几天“教育部”对台北县“英语活化课程”的明快处置,值得肯定。但台北县府的善意何以无法成就良善政策,除如全教会所言违反均衡与适性教育等原则外,还须更深一层思考这类政策对人力素质及整体文化所造成的负面冲击。 

  本案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强化下一代的国际竞争力,但之所以引人争议却正是因主事者“国际化”认知不足。多年来“国际化”的堂皇标的吸引大量资源,英语也顺势扮起关键性角色。但“国际化”到底何所指?在正确“国际化”认知下,英语扮演什么角色?在台湾却迄未有理论基础上厘清,但各级政府已有不少政策盲目暴冲,让人心惊不已。 

  首先,过去十多年来,全球知识界对“国际化”(全球化)这个观念已颇有检讨与反省,最关键也最基础认知就是,绝不能把“国际化”等同于“英语化”。国际化顾名思义是综观诸国之意,因此,当然不能把视野局限于英语及英语系文化。虽说英语的准国际语地位使得它占有不少优势,普遍的学习并不为过。但若以为学了英文就可有国际观,仍不免以管窥天。因来自英文的信息非但不是中性的,甚且时有重大偏见;以CNN对波湾战争报导一例即可知。 

  其次是,为国际化学习英外语也应适龄适度。把资源过早或过度投入英外语学习的政府或个人,都有一个错误的假设,就是这个世界存在着“双语人”这种东西。但事实上除非双亲使用不同的语言,否则双语能同时且等速发展的人,绝无仅有,而且两种语言都能精通的可能性更少。因此,在儿童语言的发展上,先把母语表达稳住绝对是不二的原则。儿童过早或花太多时间学习英外语,必然会大量剥夺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母语能力(即思考能力),或其他领域(如德育、美育、体育、群育)的学习,也会造成文化认同的问题。这种英语教育政策很容易造就“中外语皆尔尔,且能力也平庸”的下一代。 

  最后,国际竞争力并不等于英外语的能力。竞争力指的是创造力,也就是思考能力与想像力。英外语可以是提升竞争力的辅助工具,但必须学习得法,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英外语除了不宜太早学习,且须与母语分工合作(也就是在母语文化的基础上,经由外文信息提供刺激、扩大视野、激发想像力)之外,也必须了解听、说、读、写在提升竞争力方面,何者才是核心。由于近年来“学了半天英语,碰到外国人却开不了口”的谴责甚嚣尘上,以致教学资源大量偏向听与说的训练,结果是台湾人整体的阅读能力几乎毫无进步可言。最近发生的the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the KMT’s to lose及never两事件,便是明证。前者是一个简单的英文句型,但报纸的编译居然不但错译,事后还大剌剌的在报头上自我辩解;后者是一个再清楚不过的外交辞令(“绝对不会要美国人为我们打仗”当然是为博得美国人民好感),竟被解读成自废武功,更曝露出批评者国际观阙如而无力诠释的窘境。这两事件都可见出阅读能力与国际观的依违关系,也证明了光是一张嘴,无法说出国际竞争力。 

  总之,英(外)语政策不是为少数菁英而订,故应掌握“学得早不如学得好(改善正规课程,而非竞相提早学习或课外补强),学得多不如学得妥(应以阅读为核心训练,而非听说)”的原则。而且英语政策不应与在地文化的传承抢夺资源,而应形成“体”(中文)与“用”(英外文)的关系,以期台湾人能藉英外语能力强化竞争力。否则本末倒置,受害的是下一代,受伤的是竞争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