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最“和谐”的拆迁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06 11:53:31 |
他和我妈妈这次要回去变卖的,不仅仅是他们最重要的财产,也是他们一辈子的价值 我的一位记者同行曾经说:“我亲眼目睹了拆迁新闻门槛的提高,现在只有自焚才能引起媒体报道的兴趣。”可是对于我家乡的人们来说,拆迁,不是是非对错的新闻,不是那些写在纸上的别人的故事,而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和遭遇。 终于有了一次机会,让他们可以将最重要的财产进行“变卖”。过去的几十年里,有那么一段疯狂的时间,他们几乎不被允许变卖任何东西——地里出产的以及自身的劳力。在我爸爸孩童时的记忆里,就有生产队长每天大清早在村里吹响的尖利的上工哨声。伴随着这样的哨声,我奶奶只能把劳力贡献给集体的土地,然后用一个女人家起早贪黑一天能挣来的有限工分,喂饱3个正在长身体的男孩。 后来他们可以拿一点剩余去变卖了。他们变卖地里出产的粮食和作物,变卖饲养的禽畜,可人均一亩多的耕地里出产的东西仅够填饱他们的肚子,却无法给他们提供富足的生活。从我懂事起,村里的男人们和少数女人们,就去土地以外谋一份活计,来供孩子上学,为老人养老送终,最重要的是,将父辈留给他们的低矮土房,翻建成一幢幢小楼。为了房子,他们倾尽积蓄,在以借贷为耻的乡村,他们不惜四处举债。我们村里如今面临拆迁的,大多是那些建于1980~1990年代的两层半或三层的小楼。 我家的小楼建于1988年,是村里建得早的。记得那时房子盖起来,爸妈再没有余钱做装修和粉饰,却买了3只彩灯回来。每有同学或亲戚来我家,我就无比骄傲地一遍遍打开这些彩灯展示给他们。在我心里,这就是最美好的房子。虽然后来那彩灯上慢慢织起了蛛网,原来刷白的墙壁也渐渐变成了烟灰色。再之后,房子开始渗水,以至近几年每到暴风雨来袭,我爸爸就提心吊胆。如今房子终于要拆了,他大大松了一口气,说:“好了!再也不用担心雨下大了房子会坍掉一块啦。” 当然,我爸妈也跟着房子一起老了。在房子刚建好那阵儿,他们俩曾经盘算过未来。我妈妈一项一项列算了各项开支和收入,然后心满意足地说:“咱们再攒个两百块,就能防一防荒年,养养老。” “嗯。”我爸爸也志得意满地说,“明年还会有进账呢。” 这是一天早上我从睡梦中醒来时,听到他俩躺在被窝里的对话。那时我心中莫名充溢起一股安定富足生活散发出的甜香。 然而未来早就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算。他们积3万元“豪资”(当年算得上)建起的小楼在一天天老旧折损,涨幅小的是收入,飙升的却是花销。渐渐地,我爸爸在土地以外先后找的活计,比如做生意,用三轮摩托搞运输等等,只够一年到头的家用,以及供我勤俭拮据地读完大学。如今他们揣着这些年攒下的少得可怜的积蓄,面对的却是即将到来的老年和可能的灾病。 所以,想想那个我爸妈认定手头存个200块就能养老防荒年的年头,再想想之前辛苦一天只能挣上几个工分的年代,以及稍后两毛钱可以吃上一顿红烧肉和再稍后一毛钱可以享受一支红豆冰棍的年份,你就知道,当我爸爸听说拆迁要来,我们的旧房子可以“变卖”几十万时,他是多么兴奋,两眼放光。 “我一辈子加起来都没挣这么多钱!”他说。如果仅从数额上看,确实如此。 他又说:“一辈子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那么,他和我妈妈这次要回去变卖的,不仅仅是他们最重要的财产,也是他们一辈子的价值。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