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圣元

http://www.CRNTT.com   2010-08-17 09:46:46  


2008年12月31日,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在法庭上流泪,最终被判无期徒刑。
 
“圣元奶粉门”发酵的路径:连篇报道的放大效应 
 
  报道制造“统计假象”,“前嫌”引用过多混淆视听 
 
  如果说“圣元奶粉门”的始发媒体传播了一个不太正确的概念,那么这个概念后来被螺旋式放大,则是其他加入报道媒体的作用。在既有的背景下,“圣元奶粉含激素并会导致性早熟”这个观念,由于 事件的新闻性和传播价值——前者来地媒体“发现”的、除了武汉以外全国各地不断冒出来的新案例,后者则来自与“三鹿事件”极为类似的发展逻辑,而越卷越大。 
 
  然而,随着事件影响力的扩大,有资深媒体从业者就提出,媒体实际上有意无意地制造了“统计假象”(只聚焦“性早熟患儿父母兼圣元消费者”,从扩大了的传播范围中筛选出更多的足以支持该观念的样本,以方便观念被传播)。此外,为了让事件更便于被接受,很多报道应用了大量同类事件,但此做法却只能让“圣元事件”的事实更加模糊。例如,某媒体针对“圣元奶粉”的报道中,却将大部分篇幅用于批评饱受争议的乳品“新国标”。 
 
  关键点:新闻报道缺乏专业主义的过滤 
 
  “止尿喝三鹿,丰胸饮圣元”已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词,人们习惯于将圣元与三鹿相提并论,尽管圣元并未出现类似的安全问题。著名打假专家、科普作者方舟子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个别性早熟的婴儿的案例“可能是巧合”:“性早熟发病率大概为千分之几,用圣元奶粉的人很多,如果是圣元奶粉致性早熟不应只几例”。 
 
  在很多报道中,媒体就像运用手中的“信息筛选器”,把食用同类品牌并出现“性早熟”特征的患儿筛选出来,从而造成一种让人信服的“统计假象”。新闻可信性和震撼力的增加,往往也意味着对绝对客观事实的偏离。在缺乏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的过滤下,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新闻报道的中立性和客观性则越容易产生“出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