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雕塑《收租院》:在意识形态的洪流中颠簸

http://www.CRNTT.com   2011-03-18 13:37:07  


 
阶级教育活教材

  从诞生之日起,《收租院》就是一件承担着明确政治职能的“订货”作品。“客户”提出需求,艺术家按需交货。这位“客户”的名字,当时叫“四川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

  那是1965年5月11日,被政府作为川西“阶级斗争教育前沿阵地”的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向四川美术学院发去了一封公函,请求派人支援雕塑《收租院》创作。

  陈列馆原是大地主刘文彩的公馆,位于大邑县安仁镇,距成都50余公里,占地百余亩,极尽奢华。自1958年挂牌、成为阶级教育的活教材之后,陈列馆一直在不断更改着展览模式。起先推出十七台真人大小的蜡铸模型,后又用石膏小人做过地主《百罪图》,这一次他们希望以民间泥塑的形式在一处院坪里再现解放前农民向地主交租的情形,说明地主的奢华生活如何建立在剥削农民的基础上,挞伐“旧社会的罪恶”,以起到强化阶级仇恨的“教育”目的。由于计划当年国庆展出,人手太紧,于是向川美求援。

  王官乙那一年刚刚30岁,在川美雕塑系任教。在一场动员会之后,他与另一位青年教师赵树同一起,领着五名毕业班的学生,奔赴了大邑。

  来一场“雕塑革命”,是王官乙脑中当时的想法。1965年,正是“文革”前夜,阶级斗争的氛围日渐浓厚,加上十数年“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宣传教育,川美的师生正苦苦思索如何将源自西方的学院派雕塑教育与广大农民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的邀请,成了“向农民学习”的绝好契机。

  美院师生抵达后,与陈列馆两名美工、一名文化馆干部和一位半农半艺的民间艺人汇合,一支特殊的集体创作队伍成立。陈列馆方面提供的是传统民间泥塑式的思维与经验,用泥造像,“多、快、好、省”,对“逼真”的要求与想象也跟王官乙们做惯的学院式经典雕塑不尽相同。比如民间艺人“求真”,会把实物的衣服披在塑像的身上,这种方式显然影响到了《收租院》最终的创作方向: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收租院》成了第一个大量使用“现成物”的作品,箩筐、扁担、大斗小秤、飞轮风谷机……这些地主庄园原有的陈列,或从当地农民手中搜集的农具,都直接成了雕塑作品的构成部分。

  一切都是为了让农民看得懂。比如“狗腿子”的旁边一定站着一条狗;比如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一望即知的脸谱化表情、姿态;比如与真人等大的体量。从场景设计,到人物细节,都经集体讨论产生。王官乙在后来的创作阐述中写,“要党的事业,不要个人事业;要集体观念,不要个人杂念;要有统一的风格,不要个人突出”是他们的工作方式。

  经半个多月讨论修改,泥塑《收租院》最后确定了114个出场人物,其中82个男人,32个女人;17个老人,18个孩子;正面人物96个,反面人物18个(外加一条狗)。实物道具的数量则达50多件。

  “既要表现地主阶级的残酷凶狠,也要表现他们的虚弱;既要表现农民受压迫的悲惨痛苦,也要表现他们的反抗精神;既要表现当时当地的冷酷现实,又要预示前途和未来”,《收租院》设计了“送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怒火”的情节长卷。以一个拄棍蹒跚前来交租的瘦弱老妇开篇,一个紧握扁担、怒火中烧的蹙眉壮年收结,“为其走出收租院之后埋下了伏笔”。有意思的是,整个雕塑设计完全结合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里原有的收租院建筑布局,人物的姿态、动势、出场顺序、神情都环环相扣,比如整个群雕里唯一有对号入座原型的人物“刘文彩”,出现在“算账”一节就极有讲究—他摆放的位置,刚好是开篇受欺压的老妇和结尾欲反抗的壮年两座雕像的目光交汇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