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熊丙奇:北大校长怎么理解“会商”制度

http://www.CRNTT.com   2011-04-21 13:36:10  


 
  从去年11月起,北大在医学部、元培学院开始试点学生学业会商制度。会商的“重点学生”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十类学生。

  会商制度经网络传播后,引发社会热议。议论的焦点集中在该制度将“思想偏激”学生纳入“会商”范畴。有网友质疑称,“既然会商制度主要针对学业困难学生,那为何要‘搂草打兔子’,把‘思想偏激’学生一并作为管治对象?而且,‘生活独立’也一是一项罪名。表面是针对‘生活独立’,实际的靶子是‘思想独立’吧”。

  对此,周其凤表示,“最近到纽约去见校友,100多名校友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会商,新闻媒体也多次联系,想要我谈谈这个问题。”周其凤说,会商的提出和自己有关。“刚到北大当校长不久,接到一位家长的信,信中说那位家长的孩子曾经非常的优秀,但在北大读书时没有把握好,功课一科一科的挂,最后只能离校。让人十分难过。”对于这些学生,学校应尽可能的“早关怀、早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建立学业会商制度的出发点正在于此。

  所谓会商,就是在学生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困难,甚至连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也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由学院组织相关方面,如教学、教务、心理咨询、后勤服务等部门的老师,甚至邀请校外专家,对这些同学的学业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判断,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帮扶支持计划。

  校长回应:“社会对‘会商’有误解”

  争议之下,北京大学的官方网站3月底用专访的形式刊发了该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查晶对“会商”制度的解释,称“会商不是管制学生,也不是处罚学生”。她同时表示,这项制度当前正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一些概念性和操作性的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并会主动听取师生和社会上的意见。

  “曾有人给我写信,认为这样的学工老师,不符合北大的精神,应该开除。”周其凤说,其实这是一个30多岁的学工干部,社会上有时候看北大的年轻老师是双重标准,认为其说的话不妥当,就批判甚至恨不得要置其于死地。“但我做校长的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我想还是得宽容,对学生要宽容,对年轻的老师也要宽容。”周其凤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