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重建社会道德须从根子入手 | |
http://www.CRNTT.com 2011-04-20 08:19:44 |
面对这样的现实,有人主张从传统伦理文化中寻找重建道德的精神资源。更直接地说,即是试图从孔孟之道、儒家伦理中获得救赎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药方。这样的路径不能说毫无用处,却不能治本。要求每个个体民众内省自身,在人性深入自我修炼,于解决当下的道德滑坡难题,作用有限。缘由在于,这个主张没能把握住今日道德问题之源。 造成近年来社会道德日益滑坡的主要原因,概有多种,包括官德的不彰、法治的脆弱,以及社会建设的“跛腿”,等等。也就是说,论及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问题,不能就道德谈道德,而须从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大环境中看道德。有好的政府、好的法治、好的社会,方能有好的社会道德的土壤。 官德问题的一个重要体现,乃是形势相当严峻的腐败现象。当下腐败“窝案”频发,“裸官”数量惊人——官场生态不佳,对社会道德的冲击可想而知。在“官本位”思想仍有广阔市场的今天,腐败案例的大量曝光,各级腐败官员的前赴后继,刺激着社会神经。所谓上行下效,绝非空穴来风。 官德问题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公权力的难受约束。一些拥有权力者为所欲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盛行,既得利益阶层想方设法一再固化并扩大其利益基本盘。如此背景之下,若指望基层讲道德、重诚信,确实不是易事。 同时,中国的法治建设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若法治沦丧,则道德必然无以立足。法治守卫的是社会的底线正义,如果底线无法得到保证,那么,更高层次的道德诉求自会流于空谈。 诚然,近些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的进步毋庸置疑,但其中也不乏令人忧心之处。行政权大于司法权情形的存在,导致司法的独立与公正容易流于形式。一些选择性执法的现象,凸显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何等艰难之事。不能不说,当前社会道德的滑坡,与法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密切相关。 在法治要求之外,现代公民意识的建立,亦是社会层面保持道德水准的保证。公民意识中的一个关键词,是权利。坚定地守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乃公民意识的充分反映。权利与责任、义务相对应,倘若权利义务对应关系普遍受到尊重,则道德水准的提升就有了必要的前提。 概言之,道德滑坡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个社会问题的背后,牵涉民主政治、法治,以及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因此,今日的道德问题,不仅仅在于“德”这一个字,更有整个社会生态的问题。要重建社会道德,就须抓住根本问题入手。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