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上海再造“华尔街”

http://www.CRNTT.com   2011-07-06 14:15:28  


 
上海必胜?

  值得关注的是,商业银行的非信贷业务在上海已有相当深厚的基础,工、农、中、建等大型商业银行面向金融市场的机构,其中大部分设在上海。而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这一说法,在中国已不止一次被提及。

  追溯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中国现代金融业发源地的上海,已是远东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但在当代,上海“金融大梦”的序幕,在1991年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时才正式拉开。此后,前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又提出,时机成熟时要在上海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甚至被写入了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报告。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正式宣布了对上海的战略性规划—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大斗法,陆家嘴要斗的是华尔街,不是香港中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撰文力挺。

  张五常同时提出五点理由,称上海必胜:其一,上海比香港早日出一小时。纽约的太阳比芝加哥早出一小时,后者的股市搞不起。其二,长三角的工业发展胜于珠三角,国际名牌云集于前者。其三,金融人才也是上海胜。其四,高级的金融人才,今天当然是香港胜,但这些专才大可移师上海。其五,港元没有自己的面目,要建立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自己的货币独当一面非常重要。

  针对上述说法,上海金融圈一位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目前实质性的金融中心还是北京。金融中心不是看证券公司店面有多少、银行营业网点有多少、存贷款有多少,而是看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有多大。国际金融中心是辐射整个地球,而上海的辐射范围半径可能只到南昌。“中国大部分金融决策都来自于北京,北京发出一个声音就会影响到全中国,上海则扮演了一个决策执行者的角色。”

  东方证券银行业研究员金麟的看法多少有点不同。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海虽然不是商业银行集聚的中心,这一点比不得北京,但“银行机构在转型,从融资中介转为服务中介,而服务中介很重要的一方面职能就是服务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随着银行转型力度加大,上海这一金融市场中心将越来越重要。”金麟说,如中行般建立上海总部是“大趋势”,但如果“上海总部”只是象征性的,事实上的决策权仍然在总行,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总部”。

  其实,央行早在2005年8月就在上海设立了“第二总部”,但据央行内部人士透露,央行的上海总部有些名不副实,权力仍然牢牢掌控在北京总部,上海总部的位置很尴尬,跟上海分行差不多。

  智酷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宁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虽然按照央行上海总部目前的机构设置,决策部门仍在北京,但一些金融市场相关的操作部门如公开市场操作部、金融市场管理部、金融稳定部、外汇管理部设立在上海。上海已开始借鉴伦敦金融城的一些成功经验。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首先需要吸引证券、保险、银行等重大功能性金融机构。

  不过,金麟对现有体制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太乐观。在他看来,金融中心最主要的就是创新能力。海外金融中心的发展,基本上都依赖于“除了法律明确说不能做的,其他都能做”的法律环境,而中国的法律环境是“只有法律明确说可以做的才能做”。在当前的大国博弈和大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这种鼓励金融创新的法律环境很难具备。此外,税收政策也难有调整的余地,香港的个人所得税负率就比上海低很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