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全民收藏富了谁

http://www.CRNTT.com   2011-09-05 14:39:55  


苏富比拍卖中拍出亿元天价的民国粉彩瓶被称为“世纪大笑话”,媒体称它只能“用于装饰酒店大堂”。
“鬼谷下山”被视为推动此波收藏热的标志性事件。
去年11月在伦敦一家小拍卖行中拍出5.5亿元人民币天价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买家迟迟未付款。媒体曾经一度以“爱国心”来解读这一惊人之举,如今看来其不过是为了给类似作品立“拍卖参考”而打出的幌子。
吴树对中国的全民收藏充满忧思。
  中评社北京9月5日讯/有藏家称,近来每次大拍,都看到场里坐满了“新面孔”。这些来路不明的新进者“不惜钱”,往往叫出令人瞠目的价格。名义上的“全民收藏”是否真的是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之后,对精神层面的“大跃进”?中国真的已经发达到人人可以玩收藏的地步了吗?广州日报日前登载文章“全民收藏富了谁”: 

  拍卖行、金融资本才是最大获利者 

  一位相熟的藏家最近对记者表示,他打算歇歇手做实业去了,因为“基本已经买不动了”。这道出了当下收藏市场的奇怪局面:这边厢,浩浩荡荡的新人如过江之鲫般加入队伍;那边厢,一些资深的玩家却选择了静观。一方面,艺术品在市场上不断创出一个又一个的天价,激活了无数人如数年前股市一般的创富欲望;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假拍、拍假,以及哄抬价格,人造泡沫,却让市场雷区处处。文化繁荣的愿景人人期待,盛世收藏的口号听来美好,但未经准备,不加历练,带来的可能是一夜暴穷。社会的精神能量如果能被引导到正确的渠道上,将是文明之福,但如果它进入了单纯逐利的轨道,也会是文明之祸。那么,个人、机构、媒体、政府,在一波堪称狂潮的“收藏致富”神话中应当如何自处?

  从2010年4月底开始,《谁在收藏中国》和《谁在拍卖中国》的作者吴树,开始了为期约一年的暗访。一方面是为自己这一系列的第三本书搜集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他希望将藏在当下“收藏热”背后的种种乱象揭示出来,尽可能让人们回归到传统意义上以重视文化内涵,看重赏玩情趣和个人兴味的收藏道路上去。在他看来,当下一切“向钱看”的这波收藏大潮,已经退变成为一场不计后果,以文化遗产生态的浩劫为代价的全民赌博。

  有藏家称,近来每次大拍,都看到场里坐满了“新面孔”。这些来路不明的新进者“不惜钱”,往往叫出令人瞠目的价格。名义上的“全民收藏”是否真的是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之后,对精神层面的“大跃进”?中国真的已经发达到人人可以玩收藏的地步了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