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90后少女青春夜店

http://www.CRNTT.com   2011-10-15 08:29:43  


 
  4

  只有陈哲才压得住艾可,艾可见到他时,才觉得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陈是高的一方。

  陈哲喜欢艾可有三年了。在这三年里,艾可却正经交往了一个男友。

  和男友在一起的头三个月,艾可的眼里容不下别人,第四个月,有个男孩闯进来了,接着有第二个。

  开始时,艾可还小心翼翼,校内网上的暧昧留言都会删掉,后来就懒得删了。男友看了生气,说分手,艾可说好,他回来挽留。再后来,艾可说分手,他同样说好,艾可却没去挽回,“我说出的话不会变,心里留恋过去,嘴上咬着牙也说不行,这是面子问题。”

  陈哲要报考哈佛商学院,艾可觉得常春藤名校离自己太远,所以即便陈家世好,又上进,仍对他若即若离。她明白,过于完美的陈哲要摆布她,“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容易。”

  有一年参加生日派对,艾可玩疯了,喝醉了到处和人接吻,陈哲的初中同学也在场。后来,初中同学向陈告密,把艾可形容成嗑了药的疯女人,贱并且风骚。

  艾可知道后傻掉了,她没想到醉态的自己,在别人眼里那么不堪。“那些词对我很重,我是个不能接受批评的人,疯女人,很贱,很骚,我受不了。”

  陈哲写邮件警告艾可别跳出他划定的界线,但界线圈了什么?艾可也不知道。

  她只清楚自己的底线是不和男人上床。

  曾有个夜店认识的男生躺在艾可的身边,问她和男友做过吗?她说没有。又问为什么。

  “我想了很久,想说没喜欢到那个地步,觉得幼稚,后来就说,是他不行。”

  上床对艾可来说,是流血,是身份变化,是难以忘掉,也是筹码,她总要押对人。有一回在夜店,艾可被人堵了两次,都往卫生间里拉。第一次她挣脱了,跌跌撞撞跑出来。第二个男孩她有点喜欢,正犹豫时,服务生过来敲门,丢下一句“够了没?”,他们要关店门了。艾可又捡回一条命来。

  在夜店里,这群90后少女的底线是不同的。有人的底线是抚摸,有人的底线是接吻,有人在没喝醉时才有底线,有人的底线是变化着的,也有人可以坚守底线。

  5

  在莫卡出生后,她的父母就因工作关系,分居上海、郑州两地。分离的不仅是地域,还有观念。莫卡接受了两套价值教育,A册来自母亲,B册由父亲言传身教。

  母亲灌输她,女孩要有稳定的工作,最好能学精算,将来去税务局做公务员。

  父亲却没赞同,“别太考虑将来,谁都猜不到将来。”他支持莫卡有自己的喜好,走少数人行走的道路,成为独特的人。

  母亲拿女儿的电脑去送修,维修员见到莫卡在夜店照的相片,问是不是她女儿。母亲觉得难堪,没承认,说是女儿的朋友,回去后对莫卡大发雷霆。

  父亲却不揭穿,只在与女儿谈论学业时,才顺着话头悠悠地讲:“送你去加拿大念大学,那里的夜生活就不热闹了。”

  莫卡便觉得,与母亲的价值观“合不来了”。

  父亲一直希望把莫卡培养成优雅的贵族。教她穿衣,自上而下不超过三种颜色;告诉她,再累也不能蹲着,那是一种底层人的姿势;还用经济手段来干预女儿的品位,比如去影院,他会作判断,若所看的片子有价值,下回会给出双倍的零花钱。

  因此,每去夜店,莫卡都瞒着父亲,怕他会失望,“爸爸想把我引导成一个有思想的人,他会觉得夜店能把我教坏,但这是社交,我能够把握自己。”

  冲撞还是发生了。有一回莫卡在夜店里彻夜玩乐,清晨才记起回家。父亲就坐在客厅里等她,要与她谈话。莫卡记得自己头痛欲裂,任性地回房躺下了。

  父亲没坚持,待莫卡下午醒来,才说了重话。父亲说:“在感情的付出上,无论父母还是孩子,都要对等。但孩子潜意识里会觉得,父母不可能抛弃他们,就拿这优势来对待父母,令人失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