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与战略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2-01-17 08:24:57  


 
  走向消费主导的保增长

  文章表示,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保增长成为短期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这需要保持一定的投资规模。问题在于,保什么增长?如何保增长?

  与2008年反危机的投资导向有所不同,近期保增长,需要在短期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为中长期的消费主导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1. 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状况难以为继。国家“十五”计划曾提出,居民消费率要提高到50%。由于经济总量导向的增长方式不仅没有改变,事实上还进一步强化,使各级政府把注意力放在GDP上,这使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到2010年时仅为33.8%,最终消费率仅为47.4%,投资率首次超过消费率。

  这些年,投资率居高不下,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除欧美市场萎缩给投资增长带来巨大压力,国内市场变化对投资带来哪些重要影响?这里,有以下3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1)当前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基础设施均面临着过剩压力。如果这一格局不尽快改变,积累的过剩产能就有可能被迫以经济危机的形式强制性地清理,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成本。

  (2)投资产出率持续下降。从1997年的3.17元下降到2009年的1.52元。这不可避免地带来对投资效益下滑的隐忧。

  (3)高投资依赖于大量的信贷与货币投放,增大了金融体系系统性危机的风险因素。

  面对投资增长的现实挑战,我们既不能低估投资在拉动增长的重要作用,也不能继续传统的高投资、高增长的老路,以防止产能过剩带来的危机。这里需要研究的是,新阶段投资增长的现实基础何在?

  2. 消费潜力释放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拐点。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并不缺乏消费潜力,不缺乏经济增长点。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社会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人的自身发展为重点的发展型需求正在全面快速上升,由此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

  例如:这些年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长,其消费占比分别从1990年的32.3%和33.4%增长到2009年的53.01%和53.22%。从这一现实出发,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是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对投资结构的深刻影响。

  具体来看:

  (1)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加大。中央确定了三年内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初步估算需要5万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

  (2)教育投资需求不断上升。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还需要10万亿左右的资金投入。

  (3)医疗服务的投资需求还较大。要实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均等化的目标,8500亿投入还远不够。在政府加大投资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

  3.走向消费主导的投资是有效的投资。保增长需要投资。特别是需要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助推消费主导的投资,实现投资转型。

  (1)调整投资结构。以政府投资为例,2008年政府反危机投资的相当比例是集中在基础设施等生产性投资。在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的公共性投资虽有加大,但尚不到位。未来几年的投资,应当按照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加大以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等为重点的公共性投资。

  初步估算表明,加大社会领域投资,初步实现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年增长率需要达到5%左右,初步估算投资总额达到20万亿元左右。若这个投资能够到位,可明显拉动消费率的提高。

  (2)优化投资资金来源。扩大内需、拉动消费,需要大量的投资。从现实情况看,重要的优化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一方面,政府投资要调整存量,重点是调整国有资本配置,以公益性为重要目标加大国有资本对社会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要扩大民间资本投入,尤其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这就需要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变国有资本配置结构,改变民间资本投资门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