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全球化中的东亚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2-05-15 08:06:38  


 
充分利用市场的角色

  和苏联及东欧共产主义不同,东亚政府不仅容许市场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制度条件,促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苏联东欧模式就是政府和社会的结合,消灭资产阶级和市场机制,代之以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东亚社会拒绝这条当时非常激进的选择,而是走上了利用市场机制加政府干预的道路。日本和韩国政府大力扶植民营企业,政府动员大量的资源,投入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使其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竞争。台湾政府也通过类似的政府政策,在大力扶植战略型产业的同时支持中小企业。香港尽管是典型的自由市场,但政府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即通过法治来保障自由市场的运作。

  新加坡比较特殊。新加坡发展出一个庞大的政府产业(政府关联企业和政府投资企业),这和其他经济体不同。但是,在充分利用市场这方面,没有重大的区别。新加坡的国有企业和苏联东欧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完全不同。道理很简单。在新加坡,企业是企业,企业的运作必须符合市场规则,政府不会保护自己的企业免受市场的竞争。因为对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充分运作,东亚经济体在很短时间内赶上了西方。

  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四小龙”政治精英也选择了一条不同的政治现代化道路,那就是既不拒绝民主,也不是为了追求民主而民主。二战后,在政治发展方面,发展中国家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就是拒绝民主化,一个阵营是为了追求民主而搞民主。拒绝民主的案例很多。很多国家在反殖民地斗争之后获得独立,不过政治精英最终走向了个人独裁的道路。在东亚“四小龙”,权威主义体制不是为了领导人的个人利益,而是为了集中资源从事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集权和发展是这些经济体的主要特征。但在个人独裁制下,领导人往往是为了个人和家族的利益,而非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腐败和落后是这些社会的主要特征。

  在政治上,很多国家在反殖民地独立后实现了民主化。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已经具备了民主化的基本条件,而是一些政治精英或者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人为引入的。引入民主化的往往是这些社会在西方接受教育的那些年轻政治家。但在亚洲“四小龙”,这方面比较理性。领导人首先专注的是大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培植民主制度所需要的各方面基础。当社会的大多数出现民主要求的时候,能够“自然”民主化。当然这里不是说,来自社会的压力不重要,而是说当这些政治精英面临社会的民主化压力的时候,不会像其他一些专制社会那样,千方百计地阻止民主化的发生和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